90后团队打造租房版Wework,北美共享社区的商业潜力有多大?

摘要

2018年,美国长租公寓创业者扎堆完成了A轮融资,在这些项目中,Bungalow、Stracity、Ollie、Hubhaus等公司融资额都超过千万美元。其中Bungalow除1400万A轮融资以外,还完成了5000万美元债务融资。

2018 年,美国长租公寓创业者扎堆完成了 A 轮融资,在这些项目中,Bungalow、Stracity、Ollie、Hubhaus 等公司融资额都超过千万美元。其中 Bungalow 除 1400 万 A 轮融资以外,还完成了 5000 万美元债务融资。

和中国的自如、蛋壳等公寓一样,这些公司搜集房源、匹配租客、并提供清洁和其他公共活动等服务,通过 Co-living 概念吸引青年租客。

其中,一家华人团队创立的租房平台 Tripalink 邻客的特点很明显。它以「华人+学生」为切入口,2016 年创立以来,从南加州起步,通过两款租房产品服务了超过 3000 名租客,年营收额达数千万美金,预计今年将覆盖 20 所北美高校。

邻客优居房源外观

钛媒体获悉,邻客刚刚完成数百万美元 Pre-A 轮融资,由险峰长青领投,e 代理、UpHonest Capital 跟投,此次融资将用于市场扩张、团队扩建及线上、线下智能社区的升级。此前,邻客的天使轮融资由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领投,原猎豹移动总裁徐鸣、酷派移动 CEO 蒋超、洪泰智造创始人乔会君、原豌豆荚 CTO 冯锋跟投;种子轮由中图能源集团董事长张志勇投资。

从「华人+学生」切入,搭建共享社区

过去几年,长租公寓在中国已经是个很火热的市场,领头羊自如已经融资数十亿人民币,正在加速扩张阶段。

反观美国,长租公寓市场虽然也在 2018 年迎来了一个小高潮,然而从融资金额、租客数量、覆盖范围及扩张速度上来看,都比中国的同行要慢上不少。Bungalow 和 Stracity 等公司服务的租客数目如今仅为数百人,也都集中在一两个城市。不过,考虑到美国租房市场客单价高,为服务付费意愿更强,这个市场仍值得关注。另一方面,此前国内一些公寓爆出甲醛超标、爆仓等事件,而美国一方面规定租住之前要做空气质量的检测、通过政府审批,另一方面对房产相关的金融操作管制较多,乱象较少。

李东昊 2013 年赴美留学,在南加州大学念金融工程。2014 年起,他开始涉足留学生服务,曾经创立过一个二手车买卖服务平台项目。在创业过程中,他看到了留学生服务的前景,重新选择了租房这个刚需作为切入点。

「美国的大学不给所有学生提供住宿,而很多地方自己租房有很多风险,也缺乏可靠的房源。」李东昊对钛媒体表示。随着经济蓬勃发展,中国在近十年内输送了大量海外留学生,是美国近 8 年来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2017-2018 年在美中国留学生人数高达 377070。

以名校云集的加州为例,大部分公寓都需要自己配备家居、灯具,注册水、电、网等,对于初来乍到的海外留学生是个难题。

除了缺乏一个租房平台以外,李东昊还看到了海外青年的社交需求,故而决定创立一家针对海外青年的共享长租社区。 

简单来说,邻客提供的住宿体验有两个层面,第一是居住环境的升级,拎包入住、保证隐私;第二则是通过线下公共空间及活动和线上社群,营造社区交互感。

创立两年来,邻客打造了两款产品,分别是「邻客优居」和「邻客寓」。前者通过和当地地产公司、业主合作,筛选并统一翻新房源,包括独栋公寓和别墅。后者是自建社区,由邻客通过与 REITS(地产基金)及部分个人 LP 合作,购置学区内土地进行开发和定制化设计的青年长租公寓,一般是有数十或上百个房间的公寓楼。两种产品都包括长期的后续维护管理、公共区域清洁及活动等服务。

与市场上传统的房源相比,邻客优居的价格要高 5% 左右。不过由于其提供水电气网全包的服务(平均每人每月 120 美元),以及其他增值服务项,在市场上仍有不错的吸引力。邻客寓则由于是自建物业,价格能控制在比市场上类似公寓低 15% 左右。邻客寓更强调设计和共享空间。在公寓一层或顶层通常会设一个大型的公共活动区域,每个房间都有配套的单独卫生间,配套了更智能的硬件设施,如人脸识别门禁、智能室温系统等。

这些共享场所提供了一个类似《老友记》或《老爸老妈浪漫史》中的咖啡馆设定的空间。比如在一个邻客寓社区中,公共空间会有聚会厅、自习室、会议室等区域,配置投影仪、X-box 游戏机等设施,公寓住户既可以在房中看书学习,也可以在公共空间社交、小憩,和朋友一起看电影、玩游戏或举行小型活动。

邻客寓公共空间

李东昊将这个公共空间概念类比为「租房版 Wework」。这家成立于 2010 年的共享办公空间鼻祖今年估值已超过 200 亿。其亚洲董事总经理在此前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表示,「地产是联合办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面向会员的服务。共享的办公环境是看得见的物理空间,基于互联网思想搭建的在线社区平台才是关键所在。」

类似的,邻客也会定期在线上线下提供资源对接的接口,给住户资源共享的创造平台,如邀请专业人士举办讲座,企业联系互动等。

因为这些公共空间和配套服务,李东昊认为,比起「租房」,「Co-living 社区」是邻客身上更突出的标签。

Co-living 概念意味着整个邻客社区住户群体以及个人辐射出的圈子,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社区连接,这一点对海外青年尤为重要。「所有人远赴海外都是有一些想要获得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只在图书馆自习或三点一线的重复生活中难以获得的,除了带来生活上的便利以外,我们也希望给海外青年搭建一个共享资源、交流的平台。」

如今邻客寓已上线的有 2 个项目,约 80 间房,所有设计、施工都由邻客内部完成。李东昊表示,今年内会完成另外 8 个项目的开发,明年秋季开学时预计将有 15 个项目同时运营。

据悉,今年内,邻客将以邻客优居为切入口进入西雅图、奥斯汀、华盛顿 DC 等城市。「三到五年内,我们希望能逐步推广到五大湖地区、美东地区,前者具有优秀的青年资源,后者具有高度可复制性,可以把一个城市的经验和模式迅速复制到其他城市。」李东昊表示。

邻客创始人及 CEO 李东昊

未来,他希望在横向和纵向上拓展业务,横向指的是从华人留学生到华人青年,最终到服务海外青年。纵向则是指深耕留学生群体,从最初入学时的租房、购车、消费等需求,继续拓展到未来求职、购房等需求。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