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立八年时间,融资数十亿美元,Magic Leap 的神秘面纱终于揭开,第一款产品正式开卖。
距离 2015 年那只篮球场飞起的鲸鱼视频过去三年时间,Magic Leap 的第一款产品 Magic Leap One Creator Edition(创造者版本,以下简称 Magic Leap One)今天(8 月 9 日)终于正式发售,售价 2295 美金(约合人民币 15695 元)起。
尽管对于这家 2011 年就正式成立,专注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公司来说,这个时间点才发售第一款产品可谓姗姗来迟,毕竟同为 MR 头戴设备的微软 HoloLens 和 Meta 公司的 Meta 2 头盔早已相继展示过自家的 MR 技术,但我们总还是对这样一款产品抱有极大的期待。
究竟这款正式开始售卖 Magic Leap One 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特性?它又是否符合人们的期待?这些曾经神秘的信息如今终于可以展露出来。
更轻、更强大的头戴设备
采用分体设计的 Magic Leap One 尽管是正式面向市场的第一款产品,却已经是 Magic Leap 这家公司更新到第九代甚至更新一代的产品,这一点,也许很多人并不了解。
所以当你看到这个外形稍显朋克的眼镜设备出现在面前时,会以为它和先前的 HoloLens 等产品差异不大,但实际上,二者还是有诸多差异之处。

Magic Leap One 采用的是分体式设计,它包括腰间的 Lightpack 硬件包、头戴设备 Lightwear 和控制器 Control 三部分。这样的设计使其在目前阶段最大程度避免了头戴部分的重量,虽然目前不能从官方介绍中获取具体数据,但相比重量 579g 的 HoloLens 来说,Lightwear 部分应该会显得轻便不少。
腰间的 Lightpack,其 CPU 为定制的 NVIDIA 64 位多核处理器,包含四核 ARM A57 CPU 和双核 Denver 2 CPU。GPU 部分为 NVIDIA Pascal,具有 256 个 CUDA 核心。8GB+128GB 的存储组合显然是考虑到巨大的信息运算和处理量设计,Lightpack 拥有一个 USB Type-C 接口和可充电锂电池,官方称续航时间可达到 3 小时,这就允许使用者能戴上它随意走动甚至外出活动。
Lightwear 部分的外形尽管怪异,但用户可以根据头部尺寸随意调节设备尺寸和瞳孔间距,虽然不能戴上近视眼镜,但是官方页面介绍说会提供专门的镜片让使用者直接佩戴上设备。
Lightwear 拥有一个 50 度的对角线视野,它的计算机视觉技术「数学光场」(Digital Lightfield)我们早在 2015 年就和大家介绍过,让用户在视野中能看到虚拟场景。为了实现当初宣传时那种可以从手掌抚摸大象的交互,Magic Leap 也拥有手势操作功能,用户可以不借助任何外部工具和场景互动,这和早前的 HoloLens 有类似之处。
Lightwear 另外一个很酷的特性在于官方宣传的空间音频技术(Spatial Audio),用户在戴上耳机(支持 3.5mm 耳机接口)的情况下,可以感知到不同距离的虚拟物体发出不同强度的声音信号,这种虚拟场景还原真实物理世界的声音意味着如果身后出现一只虚拟恐龙也能很快反应并转过身去,这一点是过去一些 MR 设备上不具备的。
最后是控制器 Control,它的作用类似于 VR 设备中的控制器,但它仍然是让 Magic Leap One 变得不一样的工具。它拥有 6 个自由度,带有触控板,续航时间 7.5 小时,即便用手就能直接在 Magic Leap 上进行交互,但你仍然可以把 Control 当做画画用的笔刷或者指挥演奏的指挥棒。
更进一步的增强现实
和去年我们曾经报道的信息一致,Magic Leap One 最终的产品外观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超越,但在市面上已经出现的增强现实产品中,这款产品更轻,同时也更强大,更进一步的,它提供了一套适合开发者探索未来的工具,而这一次,理想中的增强现实会不会离我们更近?
图自 Magic Leap
由于产品目前现阶段刚刚推出,现阶段仅面向美国部分地区提供,大部分人还只能通过这些文字介绍了解到产品的一些大致情况。但作为媒体,极客公园创始人&CEO 张鹏有机会在去年收到 Rony Abovitz (Magic Leap CEO)邀请前往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参观 Magic Leap 总部并体验了原型产品,这让我们能更进一步了解到它的实际体验:
从体验来看,这是当时所有 VR/AR 设备中我能得到的最好体验,主观的体验是至少要好 50% 到 100%。比如相对当时最顶级一体化混合现实一体机 HoloLens,Magic Leap 不仅仅是轻很多,而且视角明显宽非常多,图像的 Solid 程度明显更好、「真实感」更强,这就比其他设备提供了更强的沉浸感,真正地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无缝连接起来。
通过人眼和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Magic Leap One 打造了比过去几年增强现实设备更为真实的虚拟场景,其特殊的光场芯片,也将人脑从信息接收的被动者转为直接参与者,如同 Abovitz 自己的解释那样:
使得屏幕具有流动性同时更真实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的大脑在现实世界里怎样接受光学信息,然后通过给出的数字信息模仿现实中的光学信息,将其直接展现给人的眼睛。越是接近现实,人的大脑就越容易接受。

Abovitz 的设想还不止于此,外媒 The Verge 在体验过 Magic Leap 之后获得的信息是,产品不仅可以支持一些第三方控制器,还打算推出一个工具包「biomarker toolkit」,他可以让应用程序通过麦克风和眼球追踪数据推断出使用者的呼吸模式、声调、瞳孔变化和脉搏频率,有了这些,它将有可能成为和使用者深度融合的头戴设备。
从 2011 年创立开始,Magic Leap 这家聚焦增强现实技术的公司就始终保持神秘状态并获得包括 Google、摩根大通、阿里巴巴等公司的数十亿美元融资,但 2015 年发布的宣传视频引发行业激烈讨论之后,这家公司的产品却始终杳无音讯,伴随微软、Google 和苹果等巨头陆续进入战场,Magic Leap One Creator Edition 的发布无疑让这场竞争更加激烈,也让 Magic Leap 的未来之路更加惊险。
Abovitz 设想自己的产品将会成为苹果的 Macintosh,它没有色彩,没有那么多选择,但整个世界都会因此打开一扇大门。现在看来这似乎距离我们还有些遥远,但作为第一代产品,它从某种程度上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探索,当这一步迈出,我们才有机会看到更多可能性的存在。(编辑:Rubber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