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用了就不想回去的 Face ID,会成为 Mac 的标配吗?

摘要

如何发挥 Face ID 的最佳体验,苹果似乎想到的比大家更远一些。

iPhone X 上具有创新性和实用价值的 Face ID,下一步是否会来到 MacBook 上面?

尽管听起来有些遥远,但自 iPhone X 推出之后,这种讨论就不时出现,现在,更多相关专利似乎也在印证这种猜测。

本周早些时候,在一份被披露的专利报告《Robust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body parts in a depth map》(在深度图中对身体部位的检测和分类)中,描述了关于深度图的数据检测相关专利,其中一段提到了在电脑上进行面部识别的内容:

作为另一个例子,计算机可以在步骤 92 上应用一个面部检测算法,以便检测到受试者在深度图中的面部。

尽管这份专利主要集中于深度图相关内容,提到面部识别也只有一小部分,但实际上早在去年 6 月,苹果就在专利《Presence Sensing》(存在感测)中提到了如何在 Mac 上使用面部识别系统。

这一功能主要是针对用户日常唤醒设备而提出,当用户的设备处于睡眠模式时,一旦检测到人脸,就能很快恢复正常模式,从而避免较长的唤醒或者重复输入密码。

专利描述中,苹果官方提到,通过检测用户和设备之间的距离,它可以进入一个更轻度或者更深度的睡眠模式:

例如,系统可能会在 0.5 秒内启动而不是 6-8 秒,可以对计算设备机型配置,以确定用户何时离开设备以及离开设备的距离。作为回应,设备可能会进入一种节能模式,比如显示睡眠模式、系统睡眠模式、激活屏幕保护程序等。此外,系统可以根据检测用户存在来部分退出睡眠模式,以便加快计算机启动时间。

对于苹果来说,申请专利也许并不会立即运用到产品上,但从这些关于面部识别和设备的相关专利,我们似乎不难看到苹果希望让面部识别发挥出更多可能。

根据早前来自 iOS 11.3 的系统更新证据,以及来自凯基证券(KGI Securities)分析师郭明錤的行业分析,带有 Face ID 功能的全新 iPad 在今年发布似乎是很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一旦这一特性出现在 iPhone 和 iPad 上,在 Mac 系列上出现的可能性是否更高?我们也许能从它的必要性和体验角度来讨论一下。

虽然苹果关于面部识别技术的大范围应用是从去年 9 月的 iPhone X 发布才开始,但在带有诸多可能性和便利性的 Face ID 特性推出之后,这项技术更高的安全性和实用程度无疑值得苹果将其进一步扩展到其他平台,这也符合苹果打磨一项新技术并期望带来更佳体验的目标。

图自 Apple

首先,得益于全新的原深感摄像系统,包括红外感应元件、泛光感应元件、点阵投影等诸多传感器支持,Face ID 结合算法实现的重合率只有 1/1000000,相比 Touch ID 的 1/50000 来说,安全性提升很大,不论是解锁或者日常支付等场景,对作为日常生产力工具的 Mac 系列来说无疑都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得益于红外感应元件等传感器支持,Face ID 可以应用在白天、黑夜、室内、户外等各种场景中。使用方式也只是看一眼,就能立即启动,设想一下打开电脑,不再需要输入密码或者使用 Touch ID,这种操作无论是场景还是体验上都会更加方便好用,无疑也会提升 Mac 上的用户体验。

图自 Apple

其次,如果说伴随 iPhone 5S 出现的 Touch ID 改变了人们的解锁和支付方式,那么作 Face ID 在推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些,更有关于未来更多交互的可能性。

Face ID 的原深感摄像系统能够记录人脸 30000 多个识别点,从而构建起人脸的 3D 模型,这一功能在刚推出就为大家带来了娱乐性不俗的 Animoji 表情功能,毫无疑问,它丰富了用户聊天对话的使用体验。

在今年六月的 WWDC 大会上,我们又看到了升级之后的 Memoji,这一功能可以允许用户创建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个人卡通形象,并配合 FaceTime 带来更有趣的视频聊天。这可以看做 Face ID 在交互上的另一独特体验,对于 Mac 用户来说,通过这种方式来和其他用户 FaceTime 也能带来独特的体验。

图自 YouTube 视频播主 iJustine

从用户反馈来说,苹果既有 iPhone X 上 Face ID 的用户体验反馈,也能从老对手微软加入 Windows Hello 面部识别功能后看到市场效果,这些无疑都能促进 Face ID 出现在 Mac 上。但对苹果来说,也许它最终要在 Mac 上实现的是相比 iPhone X 上更加强大的功能。

不仅仅是安全识别,也不仅仅是好玩的 Memoji 表情,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后呈现在 Mac 上的 Face ID 无疑能够发挥更多可能性。比如前面提到的利用人脸距离和信息实现设备的深度/浅度睡眠,又比如利用人脸 3D 信息构建更强大的面部动作捕捉程序,这些似乎距离我们都还有一段距离,但在不久后的苹果发布会上,我们也许会有更多验证猜测的机会。(编辑:Rubberso)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