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社的故事:必然性的预言,和一场关于时间、关系、价值、求索的并联思考

摘要

这是前沿社在公众面前的第一次公开亮相,这是面对科技有知有畏有希望的一次新开始。

(本文是基于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前沿思考论坛」部分的演讲和嘉宾访谈整理编辑而成。)

前沿社的故事开始于 2017 年的 3 月份,我和几位企业家朋友一起萌生了这个想法。因为我们经常在一起去探讨一些行业的趋势、动态,希望藉由这样的交流让自己能够保持思维上的先进。渐渐地,我们想到,是不是可以把更多的、同样愿意做这种思维不断进化的人组织起来?让大家有一个能够保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地方。

在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面,有 36 位企业家加入了前沿社。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能够用全球的视野,做一些关于新的科技动态、产业趋势的深入交流。大家每次见面,都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交流。我们并不谋求通过一堂课,来获得什么;而是在每一次交流过程当中,通过关注别人的问题、聆听别人的思维,来给自己带来新的启发,已达到认知的提升和进化。

9 个月的时间里,前沿社举办了近 30 场交流活动,我们管它叫做「并联思考」——因为大家是一起在思考,而并不是单单某一个人在讲,其余所有人在听。这种并联思考能够让我们从日常思维方式中跳脱出来,听听不同的声音,找到新的启发

过去,我们的这些交流大多都是私密的,这是提高交流效率;但是从一开始,我们就决定,如果获得了一些有启发的视角,我们愿意跟更多的人去开放地分享甲流。今天这样的场合,可以理解为是极客公园前沿社跟大家一起做的一次千人规模的并联思考——同前沿社每一次闭门交流一样,我们仍不是为了输出一些什么样的东西,而更多的只是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信息、不同的视角,让大家都能体验到这种前沿社并联思考的乐趣。

「站在未来看现在」,这句话是前沿社联合发起人之一周航先生当时提出来的,我觉得特别有道理,今天借来一用。

「站在未来看现在」的本质,是要看到更多的必然性。我们天天的生活,大多是在因果循环之中——因为我今天在做这样的事,所以明天我可能还要做那样的事;因为这个人(竞争对手或朋友)做了这样的事,所以我也要做这样的事。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有机会看到一些未来的必然趋势,再去决定每一个下一步,那将是全新的启发和视角。

今天,我们不谈风口,不谈 AI;我们关注的将是一些可能没有被认真思考过的新维度,通过这些维度当中的思考,我们一起去重新理解商业、社会、科技和我们的价值。

在今天,在这里,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在我们的探讨、交流、并联思考当中,一起得到认知的进化和提升。

时间去哪了


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下午前沿思考的第一个环节,来聊一聊时间经济学。

时间是一个有意思的维度。每个人想起来,都觉得时间应该蛮公平的——每个人都是这么一生,变化的,可能是这一生究竟会有多长多短。

前不久,在前沿社内部,企业家们做了一些小的调研,调研结果非常有趣。「三十年后,人们的平均寿命会有多长?」前沿社企业家们很乐观,大多数人认为应该能达到 100 到 150 岁以上。因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对科技带来的正向变化都很乐观。

在 2016 年,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启动了一个计划——到 2100 年本世纪末,要能够消灭人类所有的疾病。他自己会拿出 30 多亿美金投入其中。为什么扎克伯格有这样的信心和决心?我觉得,一方面他确实有能力去推动这件事;另外一方面他具备的,也的确是相信科技的企业家新思维,相信这种办法相比传统方式,能够更快地解决一些看似一些超前的问题。

也许,企业家这个群体的优势就在于他们掌握着科技——他们对科技有信心,也对未来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今天,其实并不是为了探讨我们生命会被拉多长,因为世界的复杂度还很高,我们并不知道,是不是我们把基因技术普及运用之后,就可以把疾病都消灭?我们就能够永生?很可能,人的寿命终究还是有限的。

我们今天探讨时间,讨论的是一个叫「时间资产」的概念。而时间资产,其实是由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共同构成的——客观时间是我们生命的时长,主观时间是你可支配的时间

科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更多的还是释放我们主观时间上的时长,以增加我们的时间资产。

我现在还记得,二十多年前,第一次(从北京)出差去上海,绿皮火车坐了一天一夜,当时还觉得挺兴奋;现在你发现,北京到上海的高铁,单程也就平均五个小时多一点。如果你是那种需要频繁往返京沪的人,平均一周一次,一年下来,你相比二十多年前几乎可以节省下三个月的时间。

科技不断地推动着我们,把一些时间解放出来,通过科技去提升效率,本质上是在创造时间,创造我们主观上可以支配的时间。

当科技在很大程度上解放时间的时候,位移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焦点,因为它对人类社会的推进速度非常快。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为什么在座的很多人都崇拜他?他推动这个社会进步的关键之处,几乎都跟解决位移的问题相关,电动汽车、无人驾驶、甚至后来的轨道交通和近地火箭。

很多人仍会觉得,坐火箭跨洋旅行,太遥远太科幻了。但如果你想想刚刚关于高铁的例子,二十多年的我们也不敢想象这样的交通速度变化。人一直会有这样的习惯,容易对一个处于未来的长期想象过分低估。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科技在位移上解决的问题,是对时间的解放,更多的资本、智慧、人力参与其中,这件事情就一定会向前推进、得到解决——它就是所谓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的释放,就让我们在位移问题上的时间不断缩短。

当然,把位移时间缩短这件事也是有极限的,我们也不能只等着马斯克来解救我们。今天,我们在路上的时间也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变化着——这就是为什么自动驾驶这个技术会这么流行、这么火热?为什么整个汽车产业会迎来变革?

我们换一个思维去理解,整个新形态智能的出行体系,实质上是把我们原来不可缩减的旅途时间解放了出来,得以被重新分配。如果你这么去理解,它同样是在增加我们的时间资产。

自动驾驶技术对未来的想象,是让你可以在从 A 点到 B 点的过程当中,不在无所事事,而可以完成很多工作和娱乐。

为什么出行领域这么热,大家往里面都在想要掺一脚?因为本质上这是在争夺一个新的时空。这个时空原来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今天它被解放了出来,可以用作很多其他的事情。丰田在 2018 年的 CES 上说「我不是汽车公司,未来我要做一家出行公司。」这句话很值得回味,因为他看到了对新时空的争夺如此重要。

再进一步,我们有没有可能一点时间都不花就实现位移?这个事情也别认定就完全不可能。的确,我们今天的技术还不能把人直接像科幻电影一样传输过去,但是仔细想一想,我们当年写信的时候,也是把信息写在一张纸上,通过移动这些原子到另一个地方来实现信息传递,然而再看现在,我们发信息都是在移动比特。

因此,在未来,真的可能有很多的事情,我们不再需要移动人,而只是需要移动信息,比如我们看到的 VR 和 AR 这样的技术,虽然今天看起来,这些技术还没有那么好的体验,甚至要戴一个很傻很笨的设备才能体验,但是还从必然性家力度来看,一旦这项技术真的能够解放我们更多的时间,假以时日,技术就会到达成熟的那一天。

所以,多数时候,技术只是在路上,多给一些耐心、警惕大起大落,对未来有一些持续性的判断,这就是我们应该感受到的一个新的必然趋势。

当我们的时间资产被科技不断地解放、不断地增加,我们再来思考,我们对于时间资产的消费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这是个问题,因为和其他类型的资产一样,每个人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去消费。

如果按照年龄划分人群,那么年轻人的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显然最多,时间消费的心态总体比较豪放。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的科技领域,很多新产品的爆发,一定都是年轻受众为主体,而很少看到中年群体当中爆发了某个流行应用。因为年轻人最愿意尝试,而且不太在乎一个产品花费我的时间就一定要换回怎样的意义——开心就好。

而中年人,总体比较抠门。人到中年,不但开始意识到客观时间弥足珍贵,连主观时间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有限,如果一个产品会浪费我的时间,我会觉得这个成本太高,我会计较意义;但反过来,如果一个产品是能够节约我的时间,能够增加我的主观时间,增加我的时间资产,中年人通常愿意宁愿花点钱付费使用。所以在未来,知识付费这个领域,我觉得中年群体将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老年人群体,说实话,我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就在最近这些年,老年人刚刚被接入到整个互联网的大环境和链条之中,我们都还不太清楚他们应当如何去定义,但是他们确实是一批新的用户增量,很多老年消费者,都已经成为了智能手机、甚至智能音箱的使用者了,这个层面很值得研究。

我们的时间资产在增加,可是我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觉得自己的时间是不够用的,为什么?最主要的是我们确实越来越忙,工作的节奏、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但是还有一点是,我们把很多的资产都消费了,信息消费已经成为了我们现在对时间最大的消费领域

微信、头条、快手,如果你同时是这三个应用的忠实用户,那真的挺不容易的——每天 8 小时睡眠、8 小时工作,2 小时吃饭,你还有 6 个小时自我支配,其中差不多有一多半的时间都要放在这三个应用里面了。

消费信息,正在把我们增加的时间资产不断吞噬。从基础的通讯、资讯到娱乐,尤其是现在,娱乐的比重变得越来越大,如果你说通讯这件事还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东西,跟我们的意义相关;但是娱乐这个事,已经不会再有人在意看了一个搞笑视频之后,思考人生价值能增加多少。

我们已经过了那个时代,所有人的整体时间消费观念越来越奢侈化了。

当我们进入到信息消费越来越丰富的时代之后,我们的一些行为已经被改变。比如说我们看到了一个趋势,人们经常是上一秒娱乐、下一秒工作,之前那种固化分明的场景,已经不存在

这个过程中会带来一些新的机会,比如 2017 年,虽然备受争议,但依旧火热的办公室货架。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企业并不是争取在办公室里多卖点零食,而是在争夺从办公瞬间转换为消费的心态变化。

如何这个大趋势的变化?如果说互联网时代是一种对流量红利的争夺;那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是是对场景红利的争夺;而时间红利成为了最后一块战场,它增加起来非常难,需要科技的推进被不断释放,也必将成为新的红利争夺焦点

所以,我们换一个思路看过去那些成功的公司,也去看看我们自己的时间是怎么丢掉、怎么消费的。我们会发现,不管你是在创造时间资产的红利,还是你帮助人们解放更多的时间,抑或是发现了用户更多的时间资产继而诱导他们去消费。总之,这样的核心要素,是过去一段时间里很多新形态商业现象的一种解释,而这个事情可能刚刚开始。

一些公司其实是在一边解放你的时间,一边也在重新分配你的时间,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理解,我们在那些免费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其实并不「免费」——因为他在使用你的时间资产,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这里就引发了一个问题,作为企业和产品,是不是占用的用户时间资产越多越好?其实不是。用户终会有一天发觉:「我怎么在这件事情上花了这么多时间?」我们会很奥恼、会很沮丧,我们会卸掉这个应用,不回来了。

前几天,张小龙刚刚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微信并不希望占据大家无限的时间,只是希望大家用过即走,但是之后还会回来。

所以,「用完即走,之后再来」这才是一个健康的方式,这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认知,也是我们应该对企业提出的要求:不要对用户的时间资产有非分之想

不管每个企业,还是用户个体,应该达成一个共识:我们应该用合理的时间资产交换合理的服务,这样才是一种可持续循环的模式。

(以下为「时间资产」部分访谈环节嘉宾精彩言论,经极客公园编辑)

余凯(地平线创始人 & CEO):

时间怎么样去控制,应该是这个产品自然属性来决定的,到最后来讲,还是应该把这个选择权交给用户。

我觉得真正有长久价值的、有生命力的产品和服务,应该是带着一种简单自然的想法,不是非常不自然地控制你,而应该是去成就你、去释放你。

我们说场景化的、适时而动,其实还是要去成就用户,还是应该把选择性、主动的控制性,这种将创造力交换给用户的产品,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李志飞(出门问问创始人 & CEO):

未来的方向,首先你可以更精细化来管理整个社会时间,我一直相信看不见的手,我认为最后每个 APP 到底花多少时间,未来是由整个生态去优化的。时间的粒度变得更细,是更精准化的时间管理。

你会对机器说「爱你」么?


下面一个话题,我们要谈一谈亲密关系,为什么?因为人是社会动物,我们的时间资产和金钱,归根到底都跟社会关联。

多少年前,我记得刚工作的时候,跟同事、朋友去 KTV 去 K 歌,那是我们社交关系一个比较高阶的体现。而现在,不光是大家去的烧了,甚至连很多 KTV 都直接倒闭了,是我们不爱唱歌了么?我们看一下数据,腾讯旗下的全民 K 歌,平均日活 4500 万。天天有这么多人抱着手机,陶醉在自己的歌声中宣泄。不是人们不爱唱歌了,我们只是不愿意穿过拥堵的城市,好不容易凑齐一群人,却还还要忍受麦霸和跑调,最后一个人唱不过两三首,太不划算了,一个人抱着手机唱,绿色环保。

人的习惯在变化,我们今天的社交模式也在演进,比特化的社交成为主流。点赞、转发、打赏、发红包,都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交形态。这种比特化的社交,相比传统线下社交,对于时间资产的消耗相对较少

现实社交在减少,甚至很多的年轻人多多少少有点反现实社交;但是他们会非常积极地在虚拟世界里享受并参与比特化社交。在这样的趋势下,要是有人愿意花时间跟你约饭,这个关系还是很紧密的,比一般关系更近一层。

先别着急悲哀,其实比特化社交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有时候你很难预料一些新的比特化方式如何在增加我们社交的机会。比如说 2017 年很热的,一个名为概率论的公众号,举办了有一个活动叫一周 CP,很多的年轻大学生积极参与——把两个陌生的年轻男女,在虚拟世界里组成对子,让他们在一周时间完成一些共同的任务,其实就是社交破冰。

这个想法我觉得非常人性化,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很善于在异性面前突破交往。一种新的比特化方式帮你做到了这一点。对于多数人而言,当躲在屏幕背后的时候,社交压力在某种程度上会降低。

另一个关于新时代的比特化社交的正面事例,来源于探探上的一个新功能——你能够看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有谁曾经跟你多次擦肩而过(陌生人)。两个也许毫无关联的陌生人,基于这种虚拟世界的数据沉淀,延展出了在现实世界中产生社交关联的可能

这不就是一种新的社交维度么?在一次和猎豹移动创始人傅盛的交流中,他也提到了这一点:我们理解社交的时候,不能只按原来现实世界的单一维度看这件事儿,数据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东西,机器跟人相比也有它的优势;我们之间交个朋友不是吃顿饭就能解决的,我们需要长期认识、日久见人心,但是机器不是,基于足够的数据,它可以将人一眼看穿。

谈到关系,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陪伴,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很奢侈的亲密关系。相比点赞或者是瞬时的关系相比,这更高级,也意味着我们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消耗我们极其有限的时间资产。

但是今天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改变。比如,以前大家理解直播是一种新形态的娱乐,但是实际上,不管你在这边干嘛,那边都在很卖力地演绎、聊天、展示,很真实的沟通,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陪伴,而且这种陪伴其实是他在陪伴你,而不是要求你在陪伴他。

这也是为什么会演化出打赏行为——你会对他的陪伴关系有感情,继而你也会有情感投入其中,然后会转化为价值的投入。类似的陪伴形式不只视频直播,声音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甚至是一种更好的陪伴方式,因为它的侵入性更低。

举个声音的例子,一个名叫夜听的公众号,在 2017 年 3 月到 6 月,涨粉 1500 万,令人震惊。而它提供的,只是每天晚上一段哄你睡觉的人声音频,没有任何实在内容,不像当年罗振宇的讲知识。

想象一下,夜深人静,你在家里一个人躺在床上,有一个声音每天晚上陪伴你,可能带来的是什么?我觉得就是陪伴的感觉,所以它能够赢得很多人的喜爱和支持。

人的精力时间有限,你不可能无限地将时间投入社交。在线上,人们已经释放完了情绪,线下社交必然会有面临缩减。

在另一个维度,未来和我们建立和维系亲密关系的还不一定只是人。举个例子,2017 年,最受关注的科技产品之一就是亚马逊的 Echo,截止 2017 年 9 月,这款智能音箱已经出货 2000 万台。你可以想象有那么多的家庭、那么多的人,已经开始天天跟机器对话——没有别的输入方式,只能语音。它能听懂你,会回复你,这是我们建立关系的第一步,这是已经在发生的趋势。

所以,如果我们站在未来看现在,接下来机器会怎么样?不只是听你的指令,可能会加入更多的传感器去观察你、了解你,甚至是呵护你,而且一定是 24 小时、365 天。

而这样的事情已经开始发生,2017 年,一个 Apple Watch 三代的用户,夜里被振动唤醒,原因是手表监测到他在静息睡眠时心跳异常,他自己是不知道的,枕边的太太也不知道,当他出于安全,去医院检查时,发现他已经有了早期心梗的症状。如果不是被机器观察到这样的问题,真的可能会发生更可怕的、更严重的结果。

你突然发现,机器开始比人还要靠谱,可能比人还能值得信赖(在某些事情上)。所以曾经很多科幻电影里的想象,今天去看,不再单单只是一种意淫。可能你今天看着一个音箱不会滋生出太复杂的情感,但是如果科技再演进,你的情感会不会有变化,我们不知道。

在 2017 年非常火爆的科幻电影《银翼杀手 2049》之中,高司令饰演的复制人 K 回到家中,和虚拟女友 Joi 的亲密对话,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科幻电影的深度粉丝,我认为这个情节的拍摄非常专业。

它体现的,正是目前人工智能语音孜孜追寻的终极方向——多轮语音对话加情感计算。站必然性上去思考,当我们对机器开始有信赖、有依赖,并且技术会让它变得更接近人、让人从情感上更加舒适的时候,人们对于机器的情感变化可能就会无从避免——你会不会爱上一个机器?

对于企业而言,可能以前的科技产品只是一个工具,多快好省地给到大家,简单实用最方便,不要钱最好了,但是接下来是这样吗?人们会越来越期待机器的一种伙伴关系和思维,而这,是必然发生的趋势

(以下为「亲密关系」部分演讲和访谈环节嘉宾精彩言论,经极客公园编辑)

赖奕龙(荔枝 App 创始人 & CEO):

现在的年轻人,虚拟就是真实的一面,虚拟不再是现实的前戏了,这个跟以前不一样的。

就陪伴来说,以前是我们给你讲个故事;但是现在不是,现在有很多种方式,说什么不重要,关键是你有个声音在那里响,他能够感觉到。

傅盛(猎豹移动创始人 & CEO):

长期来看,机器一定可以满足你在情感上的很多需求,把机器做成宠物猫和宠物狗那种没儿撒个娇,只要全力做还是有机会的;但真正像一个伴侣一样不断地配合你,说一些你喜欢的东西,还有挺长的路要走,在我们看到的几年内,都不抱有太大的希望。

有时候我在想,人进化太慢了,才会觉得这一切你无所适从。事实上,我们就在越来越回归本质,回归那种真实。数字化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你社交的深度和可选择性都是过去所不能弥补的。当我女儿在玩《我的世界》(Minecraft)的时候,我发现她们几个小学生为此单独成立一个俱乐部,每周六下午去咖啡厅讨论拍电影,她们其实比我们社交丰富太多了,比你(当年)玩泥巴好很多。

黎万强(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 & 品牌战略官):

做产品,关系都是分成了强关系和弱关系,这种区分,背后代表了用户对这个产品信任的期待,你希望这个产品离你很近,你需要它有高频的交付的时候,它可能是个强关系的产品,比如说手机、AI 音箱就是强关系的产品;你也会发现智能家庭里面有很多产品,比如说空气净化器,它就是弱关系的产品。

本来的弱关系产品,但却给它强加了一堆的所谓的情感的需求或者是做了很多噱头性的功能,那是没有必要的;反过来说,像 AI 这样强关系的产品,在未来的进化来讲,对我们的理解应该还是离你很近,是个亲密伙伴。

我们的价值又在哪里?


下一个环节要探讨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的话题:我们的工作向何处去?我们是升值还是贬值?

刚才说了半天机器和 AI,以前我们看那些东西,无非是个工具,买来用一用,可在过去的一两年里,这些东西突然被视为对我们自身的威胁了。当年 AlphaGo 战胜李世乭的时候,当时有一个极客公园的同事就在中国棋院看现场直播,他目睹了棋院的围棋选手们们非常惊讶地发现自己研习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年的技艺价值,在机器面前瞬间崩塌,这种冲击很多人体会不到,但却非常真实。

现在也不只在围棋领域,比如说今天我们的会场里面,已经开始有 AI 在进驻了,正在替代着过去一部分人力工作——比如语音识别,它的记录速度越来越快、翻译得准确度越来越高,这样的东西一定会影响着原来同传、翻译、速记等工作。

今年对很多做内容的人来讲,是心情很复杂的一年。今日头条、腾讯旗下都出现了写稿机器人的实际应用,他们已经可以把信息聚合得非常有效,结构化得非常完整,效率和准确度都超过了刚入门的记者。

这件事情给人的心理冲击还是很大的。类似的,在设计领域,阿里的鲁班,可以在一秒内设计出 8000 张海报,但就速率而言,没有一个设计师或一个设计公司能够做到这点。

我们在前沿社内部做了一个调研,问这些企业家:「你们觉得未来十年之内 AI 的崛起对社会怎么产生影响?就业怎么产生影响?」50% 的成员认为,十年以内我们就会面对一个脱离 AI 我们人类就无法独立完成自己工作的状态。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要跟科技和机器有更紧密的结合,要与之建立新形态的伙伴关系。这件事让很多人一下子觉得压力巨大,因为你要学习很多东西、你要进化、你要习惯、你甚至要改变原来的行为模式

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这么大的动力来面对如此变化。很多人会说:算了,我的人生没有追求多大的成功,这么快的迭代、这么大的压力,我能不能更田园诗一点?小确幸一点?

真的的能实现吗?我看,其实挺有挑战的。

比如说现在的农林植保,已经比较广泛的应用了无人机,新的一年,这个势头会更加明显。未来,你想信马由缰看看林子,这个事越来越难。

再比如,英国还有一个「解放双手」的项目。以前我们总说农业自动化、机械化,现在则完全是智能化,拖拉机都已经无人驾驶了。所以当你面对整个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升级的时代,还要「逃离北上广」、「回家种地」,挑战很大。

你说,那实在不行,我去做养殖吧,养猪总可以吧?在 2017 年,京东推出了猪脸识别大赛,人脸识别刚刚普及,现在发展猪脸识别,意义是什么?现代养殖要求能够识别出每个猪的个体,然后再结合数据,来评判每只猪是不是健康的、需不需要介入和调整;我们再说养鸡,众安科技 2017 年就把区块链的技术也投入到了养鸡领域,目的是把鸡的一些数据,比如健康状况、生活数据,甚至是走了多少步,能够进入到区块链,成为一个不可篡改的信息,让你们建立信任的一个凭证。

你看,不管是种地,还是养猪、养鸡,都在面临科技快速的演进,你想用自己田园式方式去做,几乎不可能了。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逃避,也许注定在这段时间里,有一两代人,就会受到巨大的冲击,甚至这个过程中被牺牲

因此上,那些科技领域的真正思考者,会开始思考一些超过我们常理思维的东西,比如在当机器人技术快速演进的时候,是不是可以通过税收的方式,让社会发展得更加顺畅、得到一些缓冲?这就是在最近,比尔·盖茨提出的一个观点。

盖茨的大意,是如果科技带来的机器效率提升很大地超越了人力,是不是可以将这个里面的一些价值转换成帮助那群被替代人的福利?

在座的各位,作为科技领域的一群推动者,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一点:科技永远是锐利的,我们永远是进取的,但是面对带给社会的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必须考虑到平衡和缓冲。我觉得它应该成为科技领域里面的一个基本常识。

我们刚才说了很多,好像机器就必然抢走我们的价值,却也不一定,不必如此悲观。

似乎在一开始摧毁了人类棋手信念的 AlphaGo 在 2017 年推出了围棋教学工具,我们才意识到,围棋不但并没有被摧毁,反而还被新技术点亮了。事实上,因为 AlphaGo 的存在,学围棋的人反而变得越来越多,机器人在新的纬度上,帮我们打开了新的视野。

再举一个例子,刚刚我们谈到写稿机器人,在 GeekPark 内部,我们自己做了一个「极客内参」(不对外,只给我们的记者用)。以前记者每天早晨要五六点钟爬起来收集信息,开选题会、定选题;但现在,是「极客内参」这个机器帮助我们汇聚、整理、输出,甚至提炼选题。我们的记者,就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创造。

科技带来的变化,不只是冲击,我们需要很好地理解跟科技怎么协同协作,让它成为伙伴,帮助我们往前发展,这其实才是最重要的

让每一个科技带来的新趋势,能够对大家有利,而不是冷漠地认为,牺牲掉一部分人是理所应当的;应该让更多人的都有机会获得随科技一同升级的机会,让科技站到他们身边,成为他们的优势。

引用来自于前沿社联合发起人之一,搜狗创始人、CEO 王小川的一句话:我们要看到科技其实也在让每一个人变得更强大,它把一些只属于少数专业人人士的创造力释放出来,变得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其中。


比如我们都熟知的 B 站、A 站当中的弹幕,早年间很多人不理解,这东西怎么看呢?但仔细想想,弹幕正是是由一堆人在一个东西上做出的共同创造——一群人用一些小小的评论,形成了新形态的内容,这让每个人的创作颗粒度降低了,是件好事。

再比如过去一年持续火爆的抖音,通过一个手机、一个应用,让很多非专业的人,在里面做出一些看起来也非常专业的内容形态,这正是一种创作力的民主化。

当年知乎崛起的时候,提出过「认知盈余」的概念——大家将很多自己的认知经验,通过互联网和一个好的问答机制分享给更多的人。

那么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会不会也将我们的「创造力盈余」释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是也会有新的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出现?专业的内容是不是会被非专业的创作内容影响和改变?


其实,更多的创新出现,才有可能催生更先进的东西。专业和非专业边界正在模糊,不要再以专业的人自居,更广泛被赋能的创造力才代表着未来

(以下为「个人价值」部分演讲和访谈环节嘉宾精彩言论,经极客公园编辑)

罗振宇(得到 App 创始人):

虽然比特会吞噬世界,将来整个世界会由数字驱动、由线上驱动,但是所有的价值会变得更有价值。

比如,这两天大家说你不懂区块链,你快死了。我们经常会被这种事儿吓破胆的,但是后来你会发现,人类的整个经济体量会越长越大,就像马化腾没有抢潘石屹的钱一样,区块链也抢不了马化腾的钱,它是不断地增量爆发。

周航(顺为资本 投资合伙人):

我越来越希望看到在某个领域做到追求和卓越的那些人,这个卓越不在于你是不是赶到了新的风口,而在于那个领域中,你是不是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如果做到这点,放大到今天整个互联网交付的大平台环境下,价值会比以前可能有十倍、百倍甚至更大量级的增长,你的价值会被极大地放大。

数字阴影



最后一个环节,我们来说一说,从科技里,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前沿社内部还做了一个调查,是关于企业家们对于未来科技对社会影响的预测态度。多数成员对于这个问题的期待都是正向、乐观的。

没错,总体来看,科技一定会带给社会更好的明天。但是,在这背后,是不是还有一些被我们忽视的阴影蠢蠢欲动呢?


我们还是从一个真实例子讲起:一位前沿社的成员买了一辆特斯拉,然后,他的人生发生了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每天他出门上班的时候,他的太太会给他煮好一根老玉米。他特别爱吃,但是以前就是没有时间。现在好了,煮好老玉米被他带到车上,他把车开上四环,开启自动驾驶,然后双手捧着老玉米开啃。


当他特别骄傲地给我讲了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充满忧虑的。因为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本质上是 L2 级的辅助驾驶,并不是 L4 级完全的自动驾驶;但是,驾驶员在中间成为了变量,技术原本还没有到位,但是人把它提前到位了。


每当技术在路上的时候,人其实都是其中最大的变量。因此上,我会有一点担心,咱们这么多的人,未来都将是新造车、智能化、自动驾驶的用户。到那时,即便它的说明书上说,它属于哪一级的自动驾驶,我们会如何对待?一旦我们不自主地把自动驾驶默认到更高级,若是出了问题甚至危险,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会对这个技术失去信心,也许一次刮蹭就足以让你对自动驾驶失去安全感。

就像最早我们用 Siri,刚推出的时候,很多人去「调戏」,后来发现它连识别都没有完全做到位的时候,这件事基本上就宣告失败了。所以,技术如果想要更好地往前发展,谨慎的宣传是必须的——作为消费者,我们本来就很难识别技术的准确级别,如果这个时候再被夸张的「黑科技」噱头过度引导,就很有可能出问题。


再来看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天生慢动作的人,你知道有可能会影响你的信用评定吗?我们在座的一些人尝试过小额信贷,里面风控机制其实都基于一些弱关联的信息,比如说填表的速度、填身份证时候的连贯度,甚至如果你给予了它授权,你的通讯录记录都可以被读取,你的接听电话多还是拨出电话多、有没有很多人拒接你的电话,这都可能变为衡量你信用评定的要素。

这里面并不存在一个简单的因果逻辑关联,但是当几十个、几百个这样的弱关联数据汇总在一起的时候,机器就会形成一个关于你个人信用的判断。


或许慢动作的例子有些过激,但是,在这样一个关联性取代了因果性的数字世界里,数据和算法成为整个产业的王道。很多时候,「我们是谁?」已经轮不到我们自己回答了。机器会从自己的视角形成判断,你甚至不知道这种判断的原因,你去问企业,他也说不出来,因为那是机器学习自己寻找弱关联数据而形成的判断。

这正是我们今天面临的趋势,数据和算法真的正在成为整个科技产业里不可动摇的核心。而我们面对的那些数据,其实只是一个数字的影子——当企业想要了解用户需求的时候,就会有一束光打过来,投下一个影子,企业把它拿走——而那并不是我们的真实存在,它不可能绝对的准确、绝对的真实。


这样的数字影子该被如何运用?这是我们应该关心的话题。会不会在光线投下、影子形成的某一瞬间,我的一个失误或者一些偶然行为,被更广泛的错误运用了?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这些科技公司的眼里,如果只是一团数据,那我们作为活生生的人的存在,会不会被忘掉呢?如果,我们这些人的幸福、成就、价值,跟这个数据最终抵触又会怎样?

这就给全球的科技界带来一个问题,我们到底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我们要拿数据算法去解决什么问题?是通过数据算法,把用户体验做好,让我们更有黏性,花更多的时间创造更大的价值给这个平台?还是平台付出很大的精力,实现给用户一个幸福的、健康的、不断创造的收获?

这件事听起来似乎价值观,但其实恰恰是方法论。如果你把用户当成一个人好好的对待,我对你是有情感的,我会更愿意跟你们在一起;如果你只把我当成是一团数据,我终有一天就会被别的产品和平台带走,被别人解放。这是我们每个人作为用户应该具备的感知,这样,企业才会有这样的意识。

今年,扎克伯格主动地调整了 Facebook 的使命(Mission Statement),以前的描述是「连接世界,开拓不已」(Making the world more open and connected)——当年,他认为社交网络是一种特别高效的方式,可以把世界紧密的连接,而且他一直这么推进,也是这么实现的,成就了一个非常伟大的产品。

但是今年他的使命变为了「拉近人与人」(Bring the world closer together)。不知道大家能感觉到什么变化,我感受到的是,前者是我要做一件事儿,要完成一个工作;而后者是我有一个判断、我有一个梦想想要实现,我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在里面。

在过去的一年里,扎克伯格有过多次这样的反思——虽然 Facebook 不断地通过优化算法,让大家看到没有偏见、没有冲突的信息;但是大量失实的、散播仇恨的、鼓励歧视的信息,还是不断地在出现。扎克伯格开始意识到:我把世界连接了,把过去的一些东西摧毁了,却没有带来一个新的平衡,我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这件事儿是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挑战,也是一项更了不起的使命。

过去的一年,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当中,也发生了许多值得反思的事情。比如说前不久的支付宝年终账单风波,明示用户协议,本来是支付宝做的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对于细节的处理走了捷径,一下子好事变坏,导致了大家对于整个行业的质疑。

我觉得很可惜,如果他们能够做到对自己狠一点、要求更高,也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事情的结局反而会成为更加正向的。因为我们所有的人都更希望有更值得信赖的科技公司支持我们每一个用户,在这一点上,我们只能对科技公司给予更大的希望,让他们对自己要求再严格一点、狠一点。


下面是一个也许略显吹毛求疵的实例。美团和饿了么,都在自己的平台加入了可以选择是否使用一次性餐具的用户选项,这是一项凸显企业价值观的大好事。但是实际使用中,这样的选项埋藏太深,既不够明显,也不够只能。如果我们要对这样两家已经很优秀的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是不是可以在我们结账的时候,跳出一个提醒,让我们的选择变成一个引导?这样是不是能够让更多的人都去更好地实践环保的责任?既然他们已经在推动这件事儿,我觉得完全可以有更好的方式把它做到位。

当然,无论这是我们的吹毛求疵,还是我们更好的预期,我们都不希望这些话只是过去找马云、王兴、和张旭豪去聊。这些问题,听起来似乎是给 CEO 们说的,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能等少数的人、英明的人去解放我们;我们需要每个个体都对这个事情拥有认知,当我们的认知和诉求传达到这些公司,这才是一切改变的起点

今天到这里,我们论坛的已近尾声。整整一个下午,我们聊了很多必然性的东西,也聊了一些超过原来我们想象的东西,我们真正想实现的是什么?面对科技,最早的时候我们都是无知为畏的,因为一个科技要创新、要突破,不能有太多的畏惧和算计;而现在,我们终于来到了一个需要有知有畏的阶段,我们会看到其中的一些隐含问题,知道了他可能带来的影响和伤害,那怕这些影响和伤害只是针对少数群体的,我们仍该把他们计算在内

我们这群人对这个事儿有认知了,当我们明白了自己的需求了,这就是希望的起点,很多科技的改变会从这儿开始。这就是我们要说的:面对科技,有知、有畏、有希望。

(以下为「科技希望」部分访谈环节嘉宾精彩言论,经极客公园编辑)

周航(顺为资本 投资合伙人):

我的看法不能简单的用乐观还是悲观来说,随着科技的力量(权利)越来越大,其实自然带来的责任就越来越大。我们看到问题并不是因为悲观,而是因为看到问题之后,你会发现你要承担更多解决问题的责任,当你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不是掩盖这些问题,或者说回避这些问题的时候,你的产品、你的服务会更有可持续的生命力,用户才会不离开你。

创新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其实也在制造着新的问题,这世界上从来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创新者需要意识到的,这是新的伦理问题。

王小川(搜狗 CEO):

因为人除了理性以外,你对自己的认知总是有限的,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但是机器和外界跟你说你是什么的时候,也许是一个正能量帮助到你,让你提升了、让你更成就,也许你就信了。

所以在数据里面如果不准,可能会毁掉一个人,其实机器这么干,人也会这么干。我们乐观地去想,机器不一定干得比人差,但是也有可能就是因为机器的严谨,最后(反而)把你限制住了。

未来,在整个人和机器博弈或者是共生的过程当中,我们会越来越失去自我和自己的性格。

张志东(腾讯主要创办人 & 前 CTO):

我感觉这个时代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全民在进入一个全数字化的时代,跟十年前、二十年前非常不一样,当一个产品或者一个服务,你做的非常好,把用户真正当成人,而不仅仅是一堆数字,用户是会感受得到。


他能够产生的正向循环不像十年前那么的困难,十年前各种支付、各种环节,用户的付费意愿等等这些,都跟现在差得非常多。我相信这个时代是可以支持很多不需要作恶、不需要刻意的利用人性的弱点,也能够把事情做好,这样的时代其实已经到来。

-----------------------------

2017 年 1 月 19 至 21 日,极客公园携手前沿社企业家和前沿社思考伙伴 ThinkPad,通过前沿社的思维体系梳理 2017 年热点事件的关联逻辑,运算出隐藏在背后的科技本质,共同提升科技素养,击退喧嚣,构建属于科技主义者的价值判断体系。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