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场汪华:中国还有机会再崛起一批可以跟小米、OPPO、vivo 相匹敌的公司

摘要

中国移动互联网还在上半场,还有更大的红利和浪潮。

在 11 月 29 日举行的「创新工场投资趋势分享会」上,管理合伙人汪华做了关于「三四五线城市的投资机遇」的演讲。他称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并未到「下半场」,同时阐述了由第三波人口红利、移动支付红利及 OMO 带来的更大的红利浪潮。
以下为汪华演讲实录,极客公园做了必要的删编。

前段时间大家都说移动互联网到了下半场,感觉投资没有以前容易了。但是在我看来,现在不但不是下半场,而且是上半场刚刚开始的阶段,接下来我们会遇到比之前更大的红利和浪潮。

这个红利和浪潮有三部分组成:第三波人口红利,移动支付的红利以及 OMO 线上和线下的融合。


中国有机会再崛起一批跟小米相匹敌的公司

中国移动互联网已经经历了两波巨大的人口红利,过去有名的公司都是这两波人口红利驱动的。第一波人口红利来自最早买苹果手机和小米手机的那波人。他们在一线城市,熟悉使用互联网,男性偏多,移动互联网崛起的时候,他们从 PC 互联网平移到移动互联网,各种各样的需求由此产生,小米、今日头条、美团都是跟着这波人群起来的。

第二波人口红利在 2013 年、2014 年左右到来,来自二三线城市里面的年轻人群。他们是移动互联网从一线城市往二线城市下沉的受众,OPPO、快手、映客等由此崛起。

第三波人口红利来自小城主流人群。第一波和第二波人群都是 3 亿到 4 亿的规模,剩下的都属于第三波人群。他们是二三四线城市的主流用户,三四十岁以上,当然也包括一线城市里那些年纪更大的用户。这波用户在 2016 初崛起,有五六亿之多,他们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微信。

其实在这之前,他们就有智能手机了,只是当时他们没有重度使用,每天用的时间很短,不会用移动支付,所以并没有把智能手机真正用起来。而当他们开始使用微信时,微信取代了他们其他的信息获取和社交通信渠道,极大地拉长了他们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长。同时,微信红包的普及,让这些用户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在线支付账号,第一次尝试了移动支付消费。微信把这些用户转换成了深度的移动互联网网民。

这波用户的数量相当于前两波用户的总和,而且从消费角度来讲,他们不同于只为自己花钱的年轻人、单身汉,代表着中国更大的主流消费走向。他们很多是家庭用户,掌握了家庭的开支。

在硬件、软件、社交平台、电商上,第一、二波用户已经得到了充分发展,但第三波用户还是空白的。跟着这波用户的需求,中国有机会再崛起一批可以跟小米、OPPO、vivo、快手、映客、美图相匹敌的公司。

中国有一半的人口刚刚互联网化,即使我们认为中国的电商和 O2O 已经很厉害了,但仍有大量的城市和大量的人口没有像北上广深那样,使用这么多的电商,这就是为什么小米要开线下店。第三波人口是中国接下来的巨大红利之一。


移动支付能帮助中国向消费社会转型

第二个巨大的红利是移动支付。过去两三年中,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几十倍增长,最近微信和支付宝加在一起,每天超过 3 亿笔。移动支付的蓬勃发展会给中国整个消费市场带来巨大变革。

第一,电子支付的特点是支付无痛化。我们在网上买东西的时候,没有一张张人民币被掏出去,它的便捷性和无痛性给消费带来了很大的增长。你可能一不注意,双 11 又花了一万块钱,这个月又买了三四千块钱的东西。

第二,移动支付带来了消费信用的扩张。移动支付,不仅是一个支付手段,还带着消费金融杠杆。大家用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微利贷、花呗这些就能触手可及。过去中国信用支付的普及率只有 10%,而移动支付用不了多久,就能让中国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拥有「信用卡」,这意味着每一个消费者都加了一个巨大的消费杠杆。不光是中国,很多发达国家都经历过这个事情。当一个国家的消费杠杆普及之后,这个国家在消费上就能迅速扩张。

我们国家一直说要从生产往消费社会转型,提了很多年,包括降低储蓄率、促进居民消费和国家经济转型。我相信真正帮助中国完成这个转型的,可能就是移动支付。移动支付不仅增加了中国消费者的潜在消费,更带来了消费结构、消费体量,消费习惯的巨大转变。

第三,移动支付跟信用卡支付不一样,它在手机上,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并且支付上面还可以运行各种各样复杂的应用。它是带着预算的,能处理非常复杂的场景的支付。如果没有移动支付,而是用信用卡,摩拜单车、新零售的模式就难以产生,因为信用卡上不能运行 APP。移动支付可以在任何场景支付,让任何人支付给任何人,不仅是让已有的消费扩张升级,还会产生全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形态。


OMO 是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阶段

线下和线上的融合,是第三波人口红利、移动支付普及,以及人工智能综合起来的结果。这三件事情是相辅相成、互相交织的。以前在 O2O 电商领域,所有的商家、服务商互相抢、买流量,给用户补贴。但线上的流量就这么多,不够用了。我们当时投资摩拜的时候,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线下场景和流量几乎是一片蓝海的处女地,一个自行车放在马路上,一天就有几十个租车用户。

我们在线上的购物体验在光速进化,但现在你到购物中心买东西,跟六七年前去那里买东西,体验有提升吗?为什么线下不能按照线上的速度来提升服务、提升效率、提升体验呢?从这个角度来看,线上线下融合是一个必然趋势。

AI 很大的作用是计算机感知,借助计算机视觉、大数据,成为新一代的传感器,能把线下的场景全部数字化,把所有线下实体的业务也数据化,以线上的方式进行融合处理。加上我刚才说的人口红利、移动支付红利,让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可能和必然。

OMO 就是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阶段。从四大门户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 OMO 时代,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或便利提高到了 20% 多。但这依然不是全部,还有 70% 多的场景、需求和用户消费行为没有被在线普及和整合。这个就是 OMO 下一阶段要干的事情。人口红利、支付普及、大数据和 AI 带来的数据化普及,将为这件事情打好基础。


消费红利和 AI 赋能

再来谈谈消费升级带来的消费红利。带来第一波人口红利的人群,对电商已经很熟悉,现在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东西,而是更好的东西,升级了的服务,所以需要盒马鲜生、网易严选、小米之家,这是第他们带来的消费红利。第二波人群刚经历电商的普及化,现在需要消费更多更新的品类,所以开始追逐品牌,追逐名牌,追逐消费的其他附加值,正处在大规模品牌化的时期。第三波人群现在还处在 2000 年初的中国,他们开始了纯粹的消费扩张时代,要消费的更多,消费以前没有消费过的品类。

还有 AI 技术的赋能。大家说到 AI 就认为是黑科技,其实 AI 是很现实的东西,离我们并不远。移动互联网把所有的场景、人都联系起来,把大量的交易、供应链搬到网上来,很多东西都数字化了,带来的需求是要自动化。在线支付普及后,每个人的支付量比原来多了 10 倍,每天在路上的包裹多了 100 倍,过去传统的方式已经没法处理这件事情了,必须要用自动化的方式去处理。AI 能帮助实现自动化,利用传感器、机械,实现流程自动化、交易自动化,所以 AI 并不是那么科幻。

自动化之后就是优化、提高效率,并且只要一家公司做到了这一点,其他的公司就必须跟进,因为业务都在线化了,所有玩家都能展开竞争,不像以前在一个地方开一家银行,我就把这个业务独占了。

移动支付、人口红利可以解决中国消费端的问题,而 AI 供给链层则可以解决中国经济效率的问题,这样量、质都可以提升。

责任编辑:王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