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WI-1000X 评测:无线入耳式降噪耳机,第一次不用妥协音质

摘要

索尼 WI-1000X 在继续拉高耳机主动降噪能力的同时,还拥有不逊色于千元有线入耳式耳机的音质。

在 9 月初的德国 IFA 电子展上,索尼发布了三款 1000X 系列主动降噪耳机,包括上一代 MDR-1000X 的升级版、头戴式的 WH-1000XM2,类似 AirPods 的真无线入耳式耳机 WF-1000X 以及同为入耳但采用了颈挂式设计的 WI-1000X。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相继为大家带来这三款主动降噪耳机的评测体验,今天的主角是 WI-1000X。

佩戴舒适的颈挂式耳机

WI-1000X 采用了颈挂式设计,外观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这条被戏称为「狗圈」的颈带了,左右耳塞通过有线的方式连接到颈带的两侧。


相比起近期很火的「真无线」耳机(比如 AirPods、索尼 WF-1000X)以及两个耳塞之间用一根线连接的无线运动耳机(比如 Jaybird X3、Beats Powerbeats3 Wireless),WI-1000X 这种颈挂式设计乍一看可能会有些「累赘」,不过从使用和佩戴的角度,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巧妙的设计。

Jaybird X3,图片来自CNET

无线耳机除了耳机本身,还需要集成电池、蓝牙模块、电池、麦克风、线控等众多元器件,受限于体积,大部分的无线耳机只能选择将大量的元器件集成在耳塞内部,这就可能会导致出现耳塞本体过重、续航不佳、音质糟糕等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的无线耳机那么多,真正能做到在各方面都足够均衡的产品却很少的原因。


不过在 WI-1000X 的这种颈挂式设计耳机中,可以将原本这些非得往耳塞里「硬塞」的元器件放到颈圈中,这样一方面可以让耳塞本体的重量做到很轻,使佩戴更舒适,方便调出更好的声音,另一方面,颈圈内部相对充裕的空间也给耳机厂商留下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至于颈圈自身的重量,由于分散到佩戴者的颈部,基本不会对佩戴的舒适度造成影响。


在使用 WI-1000X 的过程中,我甚至尝试过将耳机一整天都戴在身上(用 FIIL 的话说叫「全天佩戴耳机」),听歌时开机戴上耳机,不用的时候直接把耳机挂脖子上。几天下来,除了运动时耳机晃来晃去有点烦人(WI-1000X 在颈圈上设计了收纳耳机线的凹槽,但用起来稍显繁琐),绝大多数时候,WI-1000X 几乎不会给我带来额外的干扰。

当然了,WI-1000X 并不是第一款采用这种颈挂式设计的耳机,在这之前,LG 已经推出过多款类似颈挂式设计的无线耳机,另外,大家熟知的、也是 WI-1000X 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Bose QC30 也采用了颈挂式设计。

采用颈挂式设计的 LG HBS-910

和 Bose QC30 对比的话,WI-1000X 的颈带要稍长一点,机身略重(WI-1000X 为 71 克,QC30 为 64 克)。

在颈带的材质上,二者也不太一样。QC30 整个颈圈都是橡胶材质,而 WI-1000X 在颈圈后部(也就是和脖子直接接触的位置)的内侧采用了柔软的仿皮革,外侧是金属,这种处理很像是不少头戴式耳机的头梁。


在颈圈的前部,WI-1000X 则采用了皮革触感的塑料,耳机的所有按键也都集中在这一区域的内侧,其中左侧有开机键、音量加减、播放/暂停(也可以用来接电话)。


右侧是降噪模式切换开关,按一下可以在主动降噪、关闭降噪、环境声(耳机麦克风拾取外界的声音并传到耳机内),长按时降噪优化(降噪部分会详细说这个功能)。


和 WI-1000X 不同的是,QC30 只在右侧颈带内侧佩戴了一个开机键,音量加减、播放控制按键都位于右侧的耳机线上,更加接近传统的耳机线控。

至于佩戴,无论是采用了鲨鱼鳍的 Bose QC30,还是索尼 WI-1000X,佩戴起来都非常舒服,二者并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

同类产品最好的主动降噪,没有之一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Bose 的 QC 系列一直代表了耳机主动降噪能力的最高水准,去年索尼推出的 MDR-1000X 头戴式耳机打破了这一局面,在主动降噪这一点上,索尼终于是追上甚至部分超过了 Bose 同期的 QC35,今年的 WI-1000X 也是如此。

一耳朵听上去,就可以感觉到 WI-1000X 的降噪起码是「Bose 级别」的。打开降噪后,走在路边,会感觉路上汽车的胎噪变得非常轻柔,在飞机上戴上耳机后,原本巨大的引擎声变成了不再刺耳,仿佛坐进了一辆在平坦路面上匀速行驶并且隔音优秀的高档汽车。如果你之前体验过 Bose 的 QC 系列或者索尼 MDR-1000X 的话,应该对这种感觉不会感到陌生。

此外,相比起 Bose QC35、索尼 MDR-1000X 这样的头戴式耳机,QC30、WI-1000X 这样的入耳式耳机本身具备更好的被动降噪能力,特别是在主动降噪耳机通常处理地不太好的中高频人声,入耳式设计带来的被动降噪效果可以进行更好地进行隔离。

不过话到这里,才算是说了一半。 


除了开机后默认的降噪模式,WI-1000X 还可以针对根据外界的声音和气压(不清楚是耳机内置气压计,还是调用手机气压计的数据),对降噪进行特殊的优化。 

使用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按住 WI-1000X 右侧项圈边缘的按钮,耳机会播放几秒钟的音乐,耳机在这个过程中就完成了优化。此外,我们也可以在手机上的索尼 Headphones Connect app 中选择这个功能。 

如果这时候你所处的环境比较吵的话,比如在飞机上,待 WI-1000X 完成优化后,你会感觉到进入了比之前还要「纯净」的世界,这时候,WI-1000X 的降噪表现已经超越了曾经的标杆 Bose QC30。

当然了,由于要增加一个花时间优化的步骤,这种降噪模式用起来还是稍微麻烦了一点,更适合用在周围环境非常嘈杂或者坐在高铁、飞机上进行长时间旅行等场景使用。在更加日常的使用中,WI-1000X 开机后默认的主动降噪能力已经足够优秀了。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WI-1000X 在连接上手机之后,如果手机不播放音乐,WI-1000X 过一会就会自动关机。

这个功能虽然贴心,可以防止忘记关掉耳机导致不必要的耗电,但在某些时候,我会希望耳机降噪一直处于打开状态但不播放任何音乐,此时 WI-1000X 的自动关机功能反倒是有些麻烦了。

降噪耳机里最好的音质,没有之一

由于蓝牙音频传输中的损耗、主动降噪对声音的干扰等原因,无线主动降噪耳机想要在保证降噪效果的前提下做出好音质是极其困难的,即便是之前 Bose QC30 这样优秀的产品,单纯看音质,也很难超过不少五百元左右的有线入耳式耳机。


不过在使用之前,我对 WI-1000X 的音质有很高的预期,原因是这款耳机采用同类产品中难得一见的圈铁设计,并且支持 LDAC 和 aptX HD 两种高品质的无线传输标准,还有索尼自家的 S-Master HX 和 DSEE HX 两项技术的加持,有了这些之后,WI-1000X 的音质似乎很难做得太差。不过真听的时候,WI-1000X 的音质还是好得让我有些吃惊。


无论是解析力、声场、动态,还是低频的下潜、高频的延展性,WI-1000X 的表现都明显优于我之前听过的任何一款无线入耳式耳机。即使是把 WI-1000X 放到传统的有线入耳式耳机中,WI-1000X 的声音水准也起码是千元级别的,注意是「起码」,WI-1000X 的音质比我听过的一些声音调得比较糟糕的千元入耳还要好。

至于 WI-1000X 的内部单元,有人猜测它比较接近索尼自家的同为「一圈一铁」的有线耳机 XBA-N1AP(官方价 1299 元)甚至是 XBA-N3AP(官方价 2199 元)。我们手上没有这两款产品可以做 AB 对比,无法准确验证,不过印象中,相比起 N3AP,WI-1000X 的声音风格要更加均衡一些,低频没 N3AP 那么「重口」。

至于大家关注的和 Bose QC30 的音质对比,坦白地讲,已经没什么可比性了。即使你是一个耳机「小白」,即使你是个「木耳」,应该也可以一耳朵就听出来哪个音质好。

LDAC、aptX HD 无损传输

我们知道,无线蓝牙耳机的音质瓶颈之一就是蓝牙传输过程中带来的损耗。这个损耗和蓝牙版本区别不大,事实上,在蓝牙 3.0 之后,数据带宽已经不是问题,而真正影响的因素是在蓝牙无线标准下传输音频的协议。

目前常见的蓝牙音频传输协议有 SBC、AAC、aptX,音质依次变好。除此之外,还有两种比较特别的协议:LDAC 和 aptX HD,这两种协议传输的数据量要远大于 SBC、AAC、aptX,理论上能实现接近无损音源的音乐品质(特别是 LDAC)。


值得一提的是,WI-1000X 居然可以支持上述所有的传输协议,也就是包括 SBC、AAC、aptX、aptX HD 和 LDAC。

当然了,如果想体验到高品质的无线音频传输,光有耳机支持是不够的,还需要手机等发射设备的支持,好在 Google 已经在 Android 8.0 中原生增加了对 LDAC 和 aptX HD 的支持,未来应该不缺前端。

在我的实际体验中,升级安卓 8.0 的 Google Pixel XL 可以正常打开 LDAC,音质自然均衡,细节也最丰富,不过大家手上暂时没有 LDAC 设备的话也不用太纠结,即使把 WI-1000X 连在 iPhone 上(这时候耳机会选择 AAC 协议),依然可以保证非常不错的音质。

另外,可能是因为我测试的这个 WI-1000X 不是最终的量产版本,蓝牙连接有些小 bug。

在将 WI-1000X 和 vivo X20、小米 MIX 2、小米 Note3 配对后,索尼的 Headphones Connect app 都会显示采用了 aptX HD 连接,不过除了 vivo X20 可以正常工作,两台小米手机的声音都断断续续的,无法正常使用。除非是在 app 当中强行改成稳定连接优先,这时候耳机会强行切换到采用 SBC 编解码协议,用是能用了,但在 SBC 模式下,WI-1000X 的音质会有明显的劣化。


另外,除了蓝牙连接,WI-1000X 还附送了一根有些「奇葩」的 Micro USB 转 3.5 毫米耳机插孔的连接线,其中 Micro USB 一端插在耳机的充电口位置,从而把 WI-1000X 作为一副有线耳机来使用。

在有线模式下,使用高品质的音源和前端,WI-1000X 的音质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续航也因为没有了无线传输和解码放大的「负担」而有所延长(打开降噪,蓝牙模式下为 10 小时,有线模式为 14 小时)。

不过对于我来说,除非是坐飞机长途旅行时在座位上看飞机上提供的电影,时间很长又无法用蓝牙,这根线可能会派上用场,在我两周多的日常使用中,这根线基本就没用过。相比起有线模式下那一点稍好的音质,无线模式带来的方便明显来的更加实在。

一些小功能

最后看一下 WI-1000X 的几个小功能。

第一个叫做「自适应声音控制」,原理是根据佩戴者的状态自动选择匹配的环境声或降噪方案,比如在候机厅的时候自动打开环境声,避免因为听不到登机通知而造成延误,坐上飞机之后再切换成主动降噪。


不过在实际使用中,这个功能并没有想象中来的智能,比如从出租车下车走路,耳机会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切换成环境声,而且即便是能正常启用,由于 WI-1000X 的环境声模式是耳机麦克风从外界拾取的声音,听起来也非常不自然,如果需要听歌的同时注意外界的声音,我宁可选择关掉主动降噪甚至是直接摘下耳机。

此外,在 Headphones Connect 这个 app 中,还可以找到声音位置控制、环绕、均衡器等声音效果,算是聊胜于无吧。

一个比较实用的功能是来电震动,来电话的时候整个颈圈发出振动,不会因为手机和耳机配对但没有戴上耳机而漏掉来电。

第一款不妥协音质的入耳式降噪耳机

作为一个「小烧」,在过去的几年里,我陆陆续续地买了不少所谓的「Hi-Fi」器材,包括多单元动铁入耳式耳机、大尺寸振膜的头戴式耳机、便携解码放大器、台式解码放大器。不过在「烧」了一堆器材之后,我发现日常使用最多的却是去年 6 月国行首发时购入的 Bose QC35。  

Bose QC35

虽然按照「Hi-Fi」耳机的标准来看,Bose QC35 的表现并不够好,它的音质放在有线的头戴式耳机中也就能值 500 块上下,不过 Bose QC35 优秀的佩戴和顶级的主动降噪对我的帮助却是巨大的,特别是主动降噪功能,让我可以在坐地铁上下班的路上,在出差旅行的途中,也可以在嘈杂的环境中安静地听听歌,这种便利性是声音素质再好的普通耳机都无法提供的。   

不过我对 Bose QC35 依然有两点不太满意的地方:第一是包耳式头戴设计让它的体积比较大,出差时放在包里会有些占空间;第二是音质,虽然我很喜欢 Bose QC35 宽松均衡的声音调教风格,但毕竟声音素质有限,不够「Hi-Fi」。   

问题是,在保证无线、佩戴和降噪水准的同时,想要再去缩小体积并且提高音质又谈何容易。去年的索尼 MDR-1000X 的音质比 QC35 好,并且降噪水准和 QC35 同样优秀,但佩戴舒适度上要逊色一筹,并且体积同样不小。而在体积小巧的入耳式无线降噪耳机中,唯一一款能在降噪上媲美 QC35 的只有 Bose 自家的 QC30,不过它的音质要比 QC35 还要差一截。 

两周前,我收到了索尼 WI-1000X 的媒体评测机,在听了几分钟后,我就立刻决定自己买一个,换掉了用了快一年半的 Bose QC35。虽然作为索尼的第一款颈挂式无线主动降噪耳机,WI-1000X 在细节和功能上还有提升的空间,但小巧的体积、顶级的降噪和媲美千元有线耳机的音质让我找不出任何拒绝它的理由,虽然 2299 元的售价并不算便宜。   


不过话说回来,放在整个耳机市场中,WI-1000X 依然是一款售价相当昂贵的产品,如果你对主动降噪没有太多的需求,只是想买个音质不错的耳机听听歌接个电话,市面上有很多比 WI-1000X 便宜得多并且佩戴、音质同样也不错的产品。另外,如果你希望买一副运动用的耳机,颈挂式设计并且不支持防水的 WI-1000X 也不太合适。   

索尼 WI-1000X 更适合的是那些需要或者已经习惯了主动降噪的用户,它在继续拉高耳机主动降噪能力上限的同时,并没有在音质上做出妥协。对于无线入耳式降噪耳机来说,这还是第一次。

责任编辑:Rubberso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