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节目大有可为 用前沿科技讲好中国故事

摘要

日前,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国内首档聚焦人工智能的大型科学挑战类节目《机智过人》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副司长戈晨、中科院科学传播局新闻联络处处长熊德、央视综合频道节目部主任吴晓斌出席会议,与传媒、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共话科学节目创新。

日前,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国内首档聚焦人工智能的大型科学挑战类节目《机智过人》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副司长戈晨、中科院科学传播局新闻联络处处长熊德、央视综合频道节目部主任吴晓斌出席会议,与传媒、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共话科学节目创新。


科普工作意义重大 电视媒体勇当先锋

将科普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新的历史起点推动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在去年召开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做重要讲话,他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具备科普工作的先天优势,理应是科普工作的排头兵。央视一套大型科学挑战类节目《机智过人》的推出,发挥了电视这种大众传媒的优势,将严谨的科学与活泼的形式相结合,更好地传递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将人工智能这样一种前沿科学,以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让普通大众了解。

 

节目筛选了近30项代表了人工智能领域最高水准的项目,在《机智过人》中接受超强人类的检验。这其中包括微软带来的、已经出版了个人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的“少女诗人”小冰,有清华大学团队带来的、旨在探寻人工智能在文学创作能力的边界和可能的“九歌”,还有科大讯飞带来的、跨越语言和文字障碍、辅助人快速理解声音模拟机器人小飞……集结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最强梯队,不管是业内人士还是普通观众,看《机智过人》,都会有所收获。


节目要做“科技+”,“+”是什么?

与会嘉宾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党委书记兼学部长彭文祥表示:科技节目可以在多领域进行交叉呈现,第一个‘+’就是人文,比如让世界第一的步态识别技术去识别京剧的步法,就是一种科技+人文的兴趣叠加。总导演陈奇艺表示,刚接手节目时,如何让观众对前沿科技产生情绪共振感觉特别难,但他突然发现,其实科学是与人文密切相关的,“想到人工智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哲学的问题,就是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现在社会上非常关注人工智能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问题,紧紧抓住这一点,就能和每个人产生关联。”


 彭文祥表示:第二个“科技+”是娱乐,科技节目展现了很多观众平时看不到的场景,这也是一种娱乐。但是,“真正的娱乐是有智慧和有机智的东西。”而“科技+”的第三个方向是艺术,彭文祥希望《机智过人》在未来的节目中可以思考将最前沿的科技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嫁接,让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而最后一个“科技+”是自然。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也赞同这个观点,表示:“《机智过人》可以尝试做一些户外对决,加一些自然元素。”比如一百个扫地大妈和最牛的人工智能扫地机器人对决,用人海战术对抗一个机器,在奇观场景和户外大型对决上,可以继续拓展。表示:“《机智过人》最众将以“人工智能年度盛典”收官,我们会吸收各位专家的好的建议,让盛典更接地气,更具创新。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