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全景拍摄规模化产出难,Auto3D 是怎样做的?

摘要

商业级全景拍摄规模化产出难,终于得以解决。

再过几天(7 月 30),Chinajoy2017 将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如果你已经做好准备去参加这次大的展会,那么前期的功课里有一项是必须要做的:研究展位分布。

通常来讲,展会主办方会通过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的方式,来介绍具体参展商的展位分布,来帮助大家过滤掉不感兴趣的展台,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更高效的参观。除了以上讲到的两种途径,还有一种最近两年比较流行的做法——全景立体图片。

前几天,应邀参加了小桁科技 Auto3D 在北京举办的一场小型媒体发布会&最新产品的测评会。而这家「小而美」的公司,所做的事情,正是 3D 全景扫描(确切来说应该是全自动全景扫描)。

3D 建模与 VR 全景照片

在介绍 Auto3D 之前,先来了解下 3D 建模以及 VR 全景照片。

3D 建模这个名词实际上并不算「偏」,除了设计行业从业者,大多数工科出身的朋友在大学期间应该都接触过「机械制图或者工程制图」课程,其中所涉及的内容,就包括 3D 建模。

A1.jpg

简单来讲,3D建模就是利用三维制作软件(比如 3ds MAX),通过虚拟三维空间构建出具有三维数据的模型,然后在平面的计算机屏幕上以立体的形式展现出来。

不得不承认的是,即使现在,3D 建模依旧是设计行业使用较多的一套解决方案。但传统的 3D 建模一直以来耗时长以及成本高的问题,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以对 500 平米的空间建模为例,现场勘测通常需要 3 小时,而随后建模师制作并进行模拟还原,则需要 3 到 5 天。整体流程走下来,所耗费的时间成本以及人力成本很高。

过去的 2016 年,VR 是当之无愧的热词。而进入到 2017 年,随着 VR 概念炒作逐渐淡去,其走到了后端内容制造的阶段。VR 全景技术也在被更多的行业所认可,并且开始进入到实际商业应用。

A2.jpg

VR 全景技术,就是将水平、垂直等各角度拍摄的多张照,利用相关软件拼接成 720 度全景图像,使阅览者能够根据自己所需要观察的角度进行调整。

VR 全景照片的制作,大致分为三个环节:图片拍摄、拼接、后期处理。具体来讲,图片拍摄部分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一体化全景相机。但就目前来看,其成像效果并不理想,画面清晰度以及色彩表现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因此很多人选择用成像素质较高的单反相机来完成。

但利用单反相机来拍摄,操作难度相对全景相机要更大一些。碍于相机本身视角所限,很难一次性将整个空间的画面收进去,这也意味着你需要获得不同角度的多张照片,来覆盖所有画面。

当然,随着目前很多图片拼接软件功能方面的提升,这部分的处理相对要容易一些。总结来看, VR 全景照片在展示效果上很棒,但制作阶段,尤其是拍摄这一步的实现效率着实不高,这也成为其进一步扩大商业市场的掣肘。

Auto3D 正在做以及未来想要做的事情

Auto3D 可以做哪些事情?以结果为导向来看,本质上它所能完成的任务和 3D 建模以及 VR 全景照片大致相似。更准确一些来讲,它可以看作是在以上二者的基础上,做了优化升级。

总结发布会上官方给出的信息,这里我们所说的升级优化大致包含两方面:功能体验提升(比如你可以在由全景图像构建的全景空间里自由移动、自定义图片场景详细信息等等)以及效率和成本的控制。

实际上,Auto3D 生成全景立体图片的流程与前边讲到的 VR 全景照片是一样的。即:图片拍摄、拼接、后期处理。它们所做的,则是分别对这三个环节进行了优化。

前边在介绍 VR 全景照片的时候,也提到了在拍摄照片部分,就目前而言,并没有一个足够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出现。而为了能够更加快速完成照片拍摄,Auto3D 专门做了一台「自动化三维扫描」设备。

产品照 1.jpg

它的大致工作流程是,通过机身的自主旋转,利用位于设备上方提前安装好的「索尼微单」来进行图片拍摄,然后下方与之相连的「黑盒子」可以释放无线热点,来将数据传输到预装有控制软件的终端设备(iPad)。

总结来看,Auto3D 的这台「自动化三维扫描」设备优点之处在于,你可以通过 iPad 上预装的控制软件来实现一键操作,点击开始之后,它可以自主来完成对整个空间的拍摄任务,相比人工拍摄的方式,便捷性以及拍摄稳定性要更好。

但在当天发布会现场的演示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它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拍照设备的选取上带有一定局限性,目前配备的是索尼微单,而黑盒子的软件驱动以及优化也是针对索尼微单做的。

产品照 2.jpg

按照官方的说法,他们在测试过很多不同的单反设备之后发现,从成像效果以及成本上来看,索尼微单的综合效果是最好的。但这样的做法并不严谨,可能大多数情况下,它都可以很好的应付。

但遇到对成像素质要求较为苛刻的情况,显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做选择。另外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如果设备的出货量较大,针对不同用户进行单独个性化定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个人建议,后期在设备的优化更新中,可以考虑增加支持相机类型,来满足差异化需求。

还有一点是探测距离。目前它的测距任务是通过红外的方式来实现的,按照官方给出的数据,有效测试距离为 10 米,准确度较高的测试距离需要控制在 6 米以内。这也意味着,如果面对较大的测试场景,即使采用多台设备联动的方式,效率依旧会有所限制。

产品照 细节.jpg

而在拼接以及后期处理两个环节的处理上,利用后台算法,Auto3D 的效率相比传统 3D 建模以及 VR 全景照片要来的高效很多。出于商业机密考虑,有关算法这部分发布会当天并没有给出更多的说明,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确实值得肯定。

有关未来 Auto3D 的发展愿景,Auto3D 的创始人施文博也说到,实际上其更希望去做后端增值服务,这也是他们未来的盈利模式。至于硬件部分,之所以选择现在自己来做「自动化三维扫描」设备,是因为现在市场上并没有能够达到他们要求的设备。

另外,现阶段它们的目标用户还是以企业为主。但随着市场的深入,未来也会由 To B 向 To C 去过度。当然,具体时间节点在哪里,还是要取决于在市场的诉求。

总结

得益于针对各个环节都做了优化提升,相比传统 3D 建模以及 VR 全景图片, Auto3D 在立体场景的实现上,要更加高效,同时成本控制也更理想。

但对于这样一个年轻的团队而言,需要做的事情显然还有很多,在当前的基础之上,将包括硬件设备以及算法上去打磨的更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去走。

现在 Auto3D 在做的事情,可能很快就会有其它企业跟进。而对于他们来讲,优势之处在于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的积累,这也使得其已经领先了半个,甚至一个身位。

当然,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更愿意看到越来越多「玩家」入局,来推动行业进一步向前迈进。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