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 2000 万美元,梦想加要把智能化共享办公推向快车道

摘要

「不是孵化器,不是孵化器」。

自共享单车走红之后,「共享」这班车有些拥挤,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雨伞等,但好像「一届不如一届」。

「共享经济」原指通过社会闲散资源的再利用,以此创造更多价值。但有些共享项目更像是资本吹大的泡泡,站在了科技发展的对立面。当然,「脚踏实地」的共享项目也不少,典型如,To C 领域的 Airbnb、滴滴;To B 领域的 WeWork。

可能 WeWork 并不被多数人所熟知,但是这家 2011 年 4 月成立的公司,经过短短 4 年的发展,到 2015 年估值约百亿美金。加上 2015 年国家「双创」政策的支持,彻底点燃了干燥的共享办公市场。中国一大批专注于联合办公的企业喷涌而出,但基本大同小异,主要定位是围绕创业者做孵化器等。

在这一波的追风浪潮中,「梦想加」显得有些异类,它的定位专注于办公空间的管理与运营。两者不同的是,孵化器的焦点在创业者,一切围绕创业者需要的服务,比如培训、资本等服务,是他们的重心;「梦想加」的焦点在办公空间,一群具有极客精神的人像打磨产品一样设计、管理办公空间,像是一位艺术家在精心创作自己的作品。但是,「梦想加」并不是一家室内设计团队,设计仅仅是团队的一部分,将办公空间智能化才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

近日,梦想加空间(简称为梦想加)完成了 B 轮 2000 万美元融资,愉悦资本领投、闪银及险峰长青跟投。

此轮融资后,梦想加将加速布局空间规模,不仅将于年内落地位于王府井、西客站等更多北京核心商区,并将启动成都、上海等外埠的拓展。

智能化:一个 ID 连接所有资源

在梦想加的办公区域内,产品体系以统一 ID 识别管理空间中的办公者,涵盖了互动使用、空间管理等多种功能。

具体而言,如由智能网络无线连接的打印、会议屏幕等办公设施,能够实现远程、无线的流动办公;咖啡机等消费也可以通过智能整合至会员权限中……

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公共办公设备扫码即可自动完成,比如扫码进门、扫码打印、扫码喝咖啡等。

愉悦资本算的上是共享经济的一大赢家,是摩拜单车、小猪短租的重要投资方。其创始合伙人李潇表示,「愉悦资本持续看好共享经济,尤其是以技术、智能所驱动的社会资源再分配,极大地挖掘了存量资本的价值。」

梦想加则符合这一理念,将智能、设计、运营三者结合,以 OaaS(office as a service)体系形成自己的「空间产品」。


在设计方面,梦想加会根据专属办公、私密沟通、开放会议、休闲交流等办公不同场景,按照「内区专属、外区共享」的原则进行区域划分和功能匹配,并同步嵌入智能硬件的部署。


在空间氛围营造上,梦想加会根据生态、科技等设计主题,匹配软装、设施。通过设计与智能的集合,实现舒适的智能办公环境。


「写稿」,再也不用去星巴克了

参会、采访、写稿这是一个科技记者的日常。很多时候,记者为了抢时间或者遇到路途远不能回公司等情况,写稿往往会在星巴克、咖啡馆等地方完成。但是,嘈杂的环境无疑会成为一大槽点。

至此,记者仅仅是一个缩影,这个缩影折射出「流动办公人员」的一大痛点亟需解决。梦想加创始人王晓鲁看到了,他说:「社会上有很多闲置的资源散布在各地,很多公司的办公室是浪费的,没有人在办公,没有人在开会,没有人在使用,梦想加就是要用科技的方式把闲散的资源和有需求的人连接在一起。」


具体而言,用户可以用手机随时随地预定任何地方的梦想加办公室去使用。预定成功,到了门口微信扫一扫就可以进入办公场地和会议室,同时,投影、打印机、视频资源等服务也可以使用。

从「办公共享」到「共享办公」,王晓鲁认为这是一个新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市场。「我们现在在北京开了 16 个空间,平均每个空间都是 3000-5000 平米左右,我觉得在北京开 50 个、100 个和更多空间都有空间量级。」

(注:「办公共享」针对的是常驻办公,每天就在办公室里办公的人群;「共享办公」针对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每天都去不同的地方的人群。)

小结

梦想加也是针对一家 To B 的企业,「办公共享」与「共享办公」只是梦想加业务组成的两个部分。王晓鲁向极客公园透露,「共享办公」业务现在占据总体业务的 30%,未来会更多。目前,梦想加在雍和宫、中关村、望京、常营、国贸等北京核心商业区,运营 16 个共享办公空间。


另外,「不是孵化器,不是孵化器」,这是王晓鲁接受采访时始终强调的。他表示,过去两年多,这是他向外界解释最多的一件事。

与孵化器相比,梦想加的业务更加专注,那就是让创者更加专注,即通过智能化空间管理,解决各种臃肿、繁琐,提升效率。

题图来源:梦想加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