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之行:「碳账户」与「科技公益」

摘要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你一个人去做,会发现自己的力量是多么渺小,而当一群人主动并且习惯去做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世界的变化。

对于每天居住在城市当中,不得不面对雾霾、拥堵、食品危机、房价还有许许多多关乎生活(也是生存)问题的我们来说,去到一个偏远地区(而且是沙漠)种上几棵树的想法似乎遥不可及且无关紧要,不管怎样,对大部分人来说,这充其量只是个无关痛痒的愿望而已。

但互联网像是放大镜一般,让一些看起来微小的事情变得宏观可见了。它或许让你知道了:雾霾越来越严重、生活质量越来越差,和你我的生活行为都脱不了关系。它也让你知道了:少开车、少用现金支付,就能减少自己的碳排放,让环境变得更好。

所以「蚂蚁森林」起初的目的就是希望「让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也关注环境变化」,因此设计了这个能计算出你每天减少的碳排放数据,并转化成「虚拟树」的游戏。

从 2016 年 8 月上线至今,半年时间里,全国一共有 2 亿用户参加这个虚拟种树的活动。仅仅北京一座城市,就有 806 万用户种树 11 万棵,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是,对于身边大多数参与「种树」的人来说,大家对于它可能都只是一个「虚拟」的感知,是一棵「印象」中的树。伴随着参与活动的用户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希望有机会亲眼瞧一瞧自己种的那棵树到底在哪儿。

3 月 21 日,我有机会和来自全国各地的 8 位参与种树的支付宝用户一道,在蚂蚁金服和 SEE 公益组织下,亲自去阿拉善沙漠中看了一眼传说中的梭梭树。也许,从我的这段旅途中,你能感受到一些和你想象中不太一样的东西。

沙漠里的坚持

GIF2-3月-20.gif

我们此行第一站是位于苏海图嘎查(嘎查意为村子)的「梭梭大王」胡开竟家。从城区到胡大叔家里,我们开车用了两个多小时,一路上风景是同样的荒凉,当看到路边出现一片片梭梭树苗的地方,我们终于见到了他的房子,几间位于沙漠之中的普普通通的平房。

之所以被称为「梭梭大王」,是因为胡大叔从 2010 年就开始尝试种梭梭树,到今年,他种植的梭梭树已经有一万亩了。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你可以比照一下,一亩地相当于一个篮球场,一万亩有多大就能想象出来了吧!这也正是大家称呼他「胡总」的原因,牧民们都知道,要想养活这样一大片林子究竟意味着什么。

屏幕快照 2017-04-03 13.48.02.png

胡开竟家里种植的梭梭树

在全年降水量不到 200 毫米,常年刮大风的沙漠里种梭梭树,可并不是栽下去就不用操心的事情,让很多人好奇的问题是,阿拉善缺水那么严重还要种树,究竟是为什么?而且,种下去除了防风沙,还有什么作用呢?换做种别的树呢?这种方法能让大家生活好起来吗?

历史上,曾经有一条以梭梭林为主,东西长约 800 公里,南北宽约 400 公里,由额济纳河延伸到贺兰山西侧的荒漠植被带。但由于环境变化以及人类过度开垦和破坏,短短 50 年内,这片树林面积就减少了一半。

「这个地方电线杆比人多。」同行的中科院教授张小由告诉我们,如今整个阿拉善地区 27 万平方公里生活着 22 万人,而解放后的时候,这里人数仅仅不到 10 万人,过度放牧和开垦土地令这里水土流失严重,加上全球变暖,对于生态脆弱的环境影响更大,所以这里的三大沙漠呈现交接「握手」的姿态。

盐碱地1.png

阿拉善地区土地盐碱化

所以 2004 年,多位企业家联合成立的阿拉善 SEE 生态协会成立,其主要目的就是:改善与恢复中国内蒙阿拉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减缓沙尘暴的发生。

所以当我到胡大叔家,看到周边一望无际的梭梭树林时,一些疑惑慢慢解开了。虽然这只是沙漠中不起眼的小树苗,但却有极强的生命力,得到极少的水就能抵抗干旱和严寒,作为征服沙漠的先锋,一棵成长三年的梭梭树不光能固定方圆十平方米的沙漠,还能在树根上寄生出「苁蓉」,成为农民们的重要经济来源。

「在沙漠里选择种什么,怎么种,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我们不想年年种树不见树,所以梭梭树是非常理想的植物。」来自 SEE 公益组织的庞宗平告诉我们说,除梭梭树外,再辅以白刺、柠条锦鸡儿等沙生灌木,以此恢复沙漠中原本的植被。

也是因为这样,SEE 选择和牧民们合作一起种梭梭树,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让牧民们获得一定的收入,在梭梭根部接种「沙漠人参」肉苁蓉之后,牧民们每亩土地可以增收 1000-1500 元,这会成为一种良性的刺激,说起这个过程,庞宗华对此很有感触:「一开始来找牧民们合作的时候,对方一看这阵势,还以为我们是搞传销的。」

如今,像胡开竟这样开始大规模种植梭梭树的牧民越来越多,在胡大叔家里,我们也能感觉到生活在慢慢变好起来,尽管这里仍然很干旱,但是成长起来的梭梭树林却有可能将这片荒漠慢慢恢复,这也是我们这些在手机上「种树」的人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屏幕快照 2017-04-03 13.50.37.png

胡开竟和妻子在梭梭林

用手机在沙漠种十棵树

从胡大叔家里离开,我们随后要去的是蚂蚁森林和 SEE 公益组织的一号梭梭林,我原本以为种树的地方离胡大叔家不会很远。而事实上,当我们从大叔家里出发,在荒漠中又用了两个多小时,到达一号林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一片无边无际的沙漠远比我想象中要大得多。

虽然时间已经三月,但是长时间在路上都看不到任何「绿色」。最多的是路边的沙丘和生长的「白刺」,在晴朗的阳光照射下,吹动起来的风沙比想象中的要大。

在蚂蚁森林上种树这件事,我们之前曾经和大家聊过,好比在游戏中打怪升级一样,乐趣性更多。加上挂靠公益,少了些许目的性,因此避免了用户的反感,蚂蚁森林这种依靠「偷菜」一样的养成形式,产生了用户粘性。

所以种树这件事情,从虚拟变成现实的公益行为被打通了,公益活动不再是「一回合」的事情,而是变成一个长期积累,需要每个人持续参与的活动,这样带来的结果是,人们开始关注这些曾经离我们很遥远陌生的地方,开始好奇自己种的树究竟怎么样。

GIF1-3月-20.gif

在沙漠边缘大规模种植梭梭树

而随着蚂蚁森林的「虚拟树」选择和阿拉善 SEE 基金会合作,这个曾经不为人熟知的地方渐渐成了人们常常见到的名字。但在去往沙漠之前,我也有过疑问,在这里种树,真的有那么难吗?梭梭树对于这片土地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些问题,直到我到一号林的时候才有了答案。

这也是片漫无边际的沙漠,已经种植的数不清的梭梭树苗就在其中迎风挺立着,看起来还很矮小。种树的过程非常简单,每挖好一个坑以后,把树苗放进去,然后埋好土,浇一大桶水,就算种好一棵树苗了,这其中重要的事是挖坑要深,浇水要足,在和其他人的配合下,我也用一下午时间种了十棵梭梭树,它们看起来瘦小不堪,但一棵棵树种下之后,五月份时这里会出现一片绿色。

GIF3-3月-20.gif

正在生长的梭梭树

「碳账户」的未来

「碳账户」的概念存在已久。1992 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全球 155 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此为基础,1997 年,大会在日本京都通过了该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京都议定书》,开始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而关于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被统称为碳交易。这也是「碳账户」的来源。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没有完备的政策法规支撑,另一方面,对于「碳排放」等概念的宣传与解读也不甚普及,这导致我们在碳交易方面没有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先进。也因为如此,在欧盟、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推行「碳税」「碳审计」等概念时,我们仍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而实际上,随着「碳账户」近几年在我们生活中出现越来越频繁,大大改变了我们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越来越多的人慢慢明白,我们每天减少的碳排放,不但可以累积起来,转换成其他物体,而且还可以被用来进行交易。除了个人,政府也可以决定给企业发放碳排放配额,关于怎样减少碳排放,从而发起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件,大家都还处在摸索阶段。

通过节能减排来对个人生活中的碳排放进行数据化的计量,从而展现出每个人的生活状态,我们每天在朋友圈「晒步数」的行为其实也算作是一种。支付宝在这方面的尝试就更有实验意味了。

从虚拟的种树,返回到现实的种树,让它不再是一种无聊的消遣,人们在在虚拟世界通过自己的绿色生活方式培养树苗、或者互相「偷能量」,最终实实在在种出一棵在现实世界中带着编号,要被安置在沙漠中的小树苗,这种让人更容易「上瘾」的方式无疑能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参与到活动之中。而且,之所以说这是一种「实验」,是因为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比如,人们什么时候会对此感到厌倦,或者,公益和虚拟生活还能怎样结合?

当然,除了种梭梭树之外,蚂蚁森林也在尝试新的方法。比如,原本一个人种树的行为变成大家共同种一棵大树,又或者,将种树换成养鱼,拯救濒危动物等活动又会怎样?在将数亿用户的消费行为连接在一起时,每个人原本如灰尘一般微不足道的行为聚集在一起,并且不再是那种「一次性完成」的公益互动,当用户开始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之中时,其实关于「环保」和「公益」,社会观念就会慢慢转变。

科技公益的受益者

讲解梭梭2.png

如果不是有机会亲自见证自己那棵「虚拟树」变成活生生的树,真的很难体会到那种感觉。一种置身荒凉之中,被风沙吹得张不开嘴时,开始不由自主的对比,比较起自己原本的生活和当地人民生活的区别,那种感染力就像是头顶的太阳一样,让人心里辣辣的。

你会开始想象,如果自己能再多做点什么,比如少开车,多用电子支付或者多坐地铁等低碳方式能给这些地方带来多大的改变,而一想到这里有 100 多万棵已经种下的梭梭树,而且是很多很多人通过这样的努力在沙漠中种起来的,我就感觉到了希望,我们的世界是在慢慢变好的。

说起来,这样的公益活动也让我想起腾讯组织过的「捐献步数」和「点亮灯光」等公益活动。「捐献步数」通过将用户贡献出的运动步数捐献出来,从而代替用户,完成相应额度的人民币捐赠;而「点亮灯光」活动,则希望用户删除邮箱里的垃圾邮件,完成额度之后捐助贫困地区的照明设施建设。不管是哪一种形式,大家都在传达一个相同的意思——公益,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所有人的事,哪怕你的力量微小,你也应该尝试做点什么。

对企业来讲,无论是阿里巴巴、腾讯还是其他公司,在这其中,起到的无疑是路标一样的作用。而路标指向何方,则有更重要的意义。它不光决定着这些品牌的社会价值,更是在尝试引导、带动人们参与其中。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其实不止是在帮助这些人,更是在寻找让所有人生活都越来越好的方法。

不可否认的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将中国上亿人的衣食住行重新连接在虚拟的世界里,在现实生活的维度之下,虚拟世界的生态更加影响我们的生活。从前我们消费用现金,出门打出租车,如今则是手机支付,共享单车出行,每一次行为的变化似乎都带来了更让人憧憬的将来,减少碳排放的故事就在这点点滴滴微不足道的方面渐渐形成。

回来的路上我经过了一些老旧的工厂,巨大的拉土车掀起尘土飞扬。阿拉善仍然是一个落后贫弱的地方,27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 22 万人,对他们来说,种树也许一时半会不会有多大效果,但是至少,我看到了一种可能性,互联网连接人与人,也连接了虚拟和现实,我时常会很乐观,我觉得这会好起来的。有时候改变尽管是从一点一滴开始,但最后就汇成一种令人骄傲的力量,火光微弱,在黑暗中尚能明亮,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保护,别让风吹熄了它。

部分图片来自 SEE 公益组织

参考资料: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t/%E7%A2%B3%E4%BA%A4%E6%98%93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6-09/05/nw.D110000renmrb_20160905_2-15.htm

头图来自蚂蚁金服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