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让我们把充电宝卖给 VC 吧?

摘要

充电宝共享是不是另一个「共享模式」的风口?Sorry,这个与技术进步的大趋势玩反向对赌的模式,我不愿、也不能赌它赢。

最近几天充电宝租赁成了新闻热点,几家以解决大众充电需求为业务的创业公司分别拿到了几个大机构——包括金沙江、IDG 等资本的投资。业务的基本形态是线下充电宝付押金租赁和在固定场景提供付费充电服务。

故事的起点——那个通过一个联网的小柜子,交押金后出租实体充电宝的街电公司,是在充电设备和配件领域颇有实力的 Anker 公司孵化的项目,对于 Anker 来说这是很符合自身逻辑的项目——如果把资本拉进来启动另一场战争,相当于自己立即扩展了巨大的 OEM 市场。所以可以看到街电公司的投资人里也立即出现了 IDG,欣旺达等 Anker 老投资人的身影。毕竟传统自行车企业虽然最近都在开工给共享单车造车,但心里都在哀叹自己怎么没有孵化出摩拜和 ofo 的思维。

1464853479288960.jpg

而最近拿到金沙江朱啸虎和王刚投资的「小电」很明显是另一个思路,对标街电模式的相对重型,「小电」本质上就是一个放在线下场景的公用充电宝,扫码付费(估计按照套路很快就是免费了)就可以充电,本质上这种用低成本的设备拼线下运营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是中国投资界屡试不爽的一派套路。这种套路大多是发生在看似有潜力的领域,且出现了还不够完美、特别是不够快的「对标模式」的情况下。一旦看到机会这个套路就会嗜血而上,争取引发连锁反应,卷入越来越多的力量,然后进入「以资本补贴改变国民习惯」(俗称烧钱)的模式了。

今天充电宝共享领域刚刚开始酝酿这个循环,几乎就是个「胚胎版」的共享单车模式。甚至街电和小电的「性格」也有点像摩拜和 ofo——前者希望依托产品注重运营效率,从最开始设计的时候对变现模式就有顾及;而后者直接对标前者,专注把事情做的更简单但要跑的更快,把变现的思考扔到干掉对手打扫战场时候再说。

屏幕快照 2017-04-02 下午12.24.31.png

不过如果稍微仔细思考下,这样的项目似乎会有几个疑问:

比如,目前主流个人设备的电力都是以一天巡航为目标设定的,一天内的中途充电是部分极端情况下和部分人群的需求,这似乎不等同于所有人群的「刚需」,这意味着「高频」的天花板很可能比想象的要低很多。

再比如,99 元以内就可以个人拥有的充电宝(还是很不错的那种)相对小巧,这与相对昂贵和大体积的自行车不是同类的问题,「共享」模式动力似乎没那么充足,这意味着人们接受一个新习惯的摩擦力会更大

我觉得如果不能好好思考和解决两个问题,这本质上这很可能只是一个「把充电宝卖给投资人」的游戏,因为与共享单车的不同,这个模式目前看无法形成足够高频的需求和合理的用户体验去建立新的用户习惯。

在商言商的说,通过一个简单而高效的模式锁定高频需求,这是所有创业者的梦想。但是你需要依托科技的发展来不断创造这种「简单高效」而不是背离科技去做「简单粗暴」。目前充电宝共享这个生意并没有有效的技术和产品创新来释放「新可能性」——比如其并没有更好技术或者模式解决充电的体验问题,只是让大家可以不自己带充电器而已,而体验和成本也没有比自己带充电器好多少。这时候就开始拼线下和烧钱显然并不合理。

不要总看已成大势的共享单车,实际上我与摩拜和 ofo 的两位创始人都深入交流过,发现不管他们目前的竞争侧重点有何不同,但是背后其实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科技含量,因为这个模式的本质是运营效率,而运营效率又要依托车本身的智能化、耐用性和骑行体验的共同提升。更便宜耐用、更好骑、也更智能的车带来的更高效的运营,不仅仅影响最终的收益,同样也影响烧钱的效率。

没有一个创业公司的发展轨迹是一成不变的,今天拿到钱的创业公司已经赢得了一个不错的起点,首先要祝福,但创业者和资本也确实该跳出惯性思维和套路,去追求些更智慧和优雅的价值创造。否则如果资本补贴最终解决的不是用户真正的需求,不是去支持用更「讲究」的模式去创造价值,只是不断刻舟求剑的以资本蛮力「烧制场景」,不惜促进更多超过现实需求量、难以处理并带来严重环保问题的电池垃圾的诞生,这在智慧上和道义上都是个问题。

我们永远不要少算一个变量,那就是科技的进步,所有的套路和过去的壁垒,在这里都可能一钱不值。因为,它带来的连锁反应之迅猛是让人绝对不敢站在其对立面玩对赌,别忘了,当年各种线下支付设备 2 年时间被二维码与微信和支付宝消灭后尚且尸骨未寒……

所以,至少目前阶段,对充电宝共享这个与技术进步的大趋势玩反向对赌的模式,我不愿、也不能赌它赢。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