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上线前夜,开发者们的不安与期待

摘要

微信已经定好了新的游戏规则,那些想要在这片新的江湖里有所作为的创业者已经别无选择。

根据2016年12月28日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宣布的消息,外界期待已久的微信小程序将在2017年1月9日正式上线。然而截至到1月8日18:00,对于具体上线时间、搜索功能设置以及微信小程序的统一入口等等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微信依然没有给出官方解答。已经筹备良久的开发者们,还在带着不安的情绪翘首期待着……

2017 年的元旦,「朝夕日历」创始人程昊是在焦虑和纠结中度过的。

这种情绪大概起源于几天之前。在 2016 年 12 月 28 日的微信公开课上,微信之父张小龙花了将近一个半小时讲了小程序相关的来龙去脉,并且宣布 2017 年 1 月 9 日,微信这个新的「野心计划」即将正式上线。

2016 年 9 月,程昊创办的工具类公司「朝夕日历」就成为了小程序首批 200 家内测企业中的一个。尽管在这之前已经听到不少「风声」,但在 12 月 28 日看完直播之后,当他发现「长按二维码识别小程序」的入口方式也被微信「封杀」,还是感到惊讶:「我们自认为已经想象到了最坏的结果,不过没想到微信还是把所有线上导流的可能都封死了。」

没有统一入口、没有推送功能、不设应用商店、不能分享朋友圈、有限制的搜索功能……这是张小龙在这次公开露面中为微信小程序设下的「限制」和「门槛」,在这些限制中,人们也大致能够勾勒出微信对小程序的定位和玩法。而对不少曾经雀跃着认为小程序可以成为下一个「流量红利」入口的创业者和开发者来说,这次演讲无疑是当头浇下的一盆冷水。

开发门槛极低的小程序可以被看做是继订阅号之后微信为所有人重新划下的起跑线。但是现在看来,想要在这条新赛道上获得成就,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张小龙1.jpeg

(在2016年12月28日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首次全面讲解了小程序的来龙去脉)

流量获取的苦恼

在 12 月 28 日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在向外界讲解小程序时曾经直言不讳的表示:「如果你们想要的是流量红利,那么就非常遗憾,并没有这样的红利。」

这也算不上什么突如其来的坏消息。在去年 9 月微信开放出第一批内测名单后,关于小程序的所有信息都挑动着创业者的敏感神经。从那时开始,人们就已经从微信释放的消息中渐渐了解到小程序是个和订阅号系统完全不同的产品。和订阅号相比,它的限制更多,形态也非常有限。按照张小龙的解读和立意,小程序将更像是 web 时代企业网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复活」——它不会打扰用户,只能在用户需要的时候出现。微信希望让你用完某个小程序之后「不得不走」。

但是尽管如此,对很多创业者来说,微信小程序还是一块充满诱惑的「蛋糕」。在流量短缺的现在,坐拥 7 亿用户的微信显然是让人不能轻视的巨大平台,即便机会渺茫,很多人也不敢放过这次「重新起跑」的机会。

「我们的产品确实是离不开微信的,而现在微信上又要出现一个和 APP 如此相像的生态,所以团队必须要往这方面去靠,不然就是逆势而为。」距离小程序正式上线的日子临近,程昊自认为已经迅速调整好了心态,而在 12 月 28 日之后,同样经过调整的还有朝夕日历团队的产品战略。 

从 2015 年开始上线的「朝夕日历」最早就是由一个微信公众号起步,目前也已经完成了 APP 的开发。这款产品的亮点在于可以利用微信的强社交属性,把日程安排分享给共同参与日程的微信好友。不过由于小程序不会设置统一入口,把 APP 或者微信公众号上的功能照搬过去并不明智。在朝夕日历只有 10 个人的团队中,几位开发人员已经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开发出了多个小程序,例如会议提醒、课程提醒等等。

不过在张小龙演讲之后,程昊立刻降低了「朝夕日历」曾经主打的「日历」功能的开发优先级。「现在的情况来看,这种 2C 的纯日历功能可能没有办法迅速的积累用户,除非我们花很大的经历去找线下的入口,否则转化率不高。我只能告诉大家主动去搜索这个功能。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也不知道搜索机制到底是怎样的。」

截止到 2017 年 1 月 8 日,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的前一天,小程序统一的入口在哪里、用户是否可以通过搜索直接找到某个小程序、小程序如何通知列表如何设置、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之间如何跳转……这些开发者们十分关心的问题还依然没有得到确切的解答。现在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以扫描二维码作为最大入口的小程序,将对那些和线下场景有强烈关联的应用带来直接利好。

一部分开发者们的心态变成了听天由命,更有一部分已经在 APP 端获得稳定流量的创业者倾向于继续观望。

程昊选择「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另一位开发者「西窗诗词」的创始人刘志鹏则觉得,虽然现在微信严格把控了小程序的线上入口,并不代表这些规则不会慢慢发生变化。

「听完张小龙的演讲感觉有一点被坑了,不过既然我们的小程序已经做出来了,就先等到 9 号发布之后再看看吧。」刘志鹏意识到到西窗诗词这种纯粹线上的「轻应用」可能会遇到推广上的困难,不过他乐观的认为,小程序也许能激发自己去发展和线下有关联的新业务,从而打开一道「新的窗户」。

「我们只好积极拥抱变化,没必要害怕。」刘志鹏说。

走向线下的机会

12 月 28 日之后,有人忧愁,自然也会有人欢喜。

2012 年,张小龙就在自己的朋友圈中表示,二维码就是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入口。彼时这个想法受到了不少质疑。但是在四年之后,当他公布把扫描二维码作为用户触达小程序最主要的方式时,这个说法终于开始引起了人们足够的重视。

二维码背后是微信「连接一切」的野心,这样的决策也直接导致小程序第一批大量流量将来自于线下企业的导流。场景化应用成为小程序最容易突破的方向,这让那些面向 B 端用户的开发者看到了不小的希望。

赵九州现在非常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他在 2014 年创办的火速移动一直专注于 H5 web 化应用。2016 年初,在上一次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宣布了小程序的前身——应用号的相关消息后,他终于嗅到了机会的到来,而火速移动也迅速转变成了一家为微信小程序提供外包开发的公司。

「之前一直在苦恼,看上去 H5 一直是不温不火的状态,现在终于有巨头来做这件事情了。我们别无选择,必须要 all in。」由于小程序的基本逻辑和 H5 原有的轻应用、云应用基本逻辑差别不大,都是基于 Web 网页化的轻应用,再加上火速移动一直以 B 端客户作为自己的主打目标用户,张小龙在演讲中透露出的信息让赵九州感到非常兴奋。他已经把旅游、政务、医疗、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和零售等等方向作为火速移动的主要技术输出方,并将在 1 月 10 日上线公司为线下企业开发的外包技术产品。

就连曾经对火速移动态度暧昧的资本方也重新展现出了热情,「之前很多投资人觉得,我们的方向不像 AI、VR 之类的那么前沿,投也可以,不投也可以,现在态度也有所转变了。」赵九州说。同样得到追捧的还有张小龙在这次微信公开课上「钦点」的线下餐厅订餐排位服务,根据张小龙的畅想,用户到达线下某个餐馆就餐时,不需要下载这个餐馆的 APP,只需要在餐馆扫一下它的二维码,然后就可以在这个餐馆的小程序里排队或者点餐。而根据业内人士对极客公园透露,在 12 月 28 日之后,不少提供这方面服务的创业公司估值也已经立刻翻倍。

小程序1.jpg(张小龙曾经在朋友圈做出的对小程序的解答)

对于那些不具备天然线下入口优势的开发者来说,如何在现实物理世界里铺设自己的入口成为了最主要的挑战。

更多的人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激活一个曾经不存在的场景需求,这几乎属于他们之前从来没有系统思考过的问题。由豌豆荚创始人王俊煜二次创业做的新项目轻芒是一款精致阅读类产品,从一开始,这个团队就把小程序作为了重要的流量来源。而在张小龙的演讲之后,不少人开始觉得纯内容类产品将不适合小程序设定的生态规则,但轻芒团队依然没有放弃这个想法。

「对于开发者来说,不能用原来有什么就可以照搬到小程序上这种思考方式思考问题了,而是应该考虑有了这样的入口模式和使用场景,我能够做什么。」轻芒联合创始人范怀宇对极客公园说。同时他也开始和团队构思用户能够在线下触达小程序的方式:「比如用户今天走到某个咖啡馆,发现咖啡店桌上有我们的二维码,也许你就可以扫描进入我们的小程序,看到一本和咖啡相关的兴趣杂志;或者通过群分享的方式,把轻芒杂志里阅读内容的笔记和群里的人分享。」

无论如何,在这个即将面世的新生态中,很多既有经验不再适用。但微信已经定好了新的游戏规则,想要在这片新的江湖里有所作为的创业者好像别无选择。

对于小程序,微信在想什么?

根据与微信接触密切的小程序创业者透露,从 2016 年初宣布应用号的计划开始,在将近一年时间里,微信团队对于应用号到小程序的产品形态经过多次讨论和变形。关于流量入口、搜索方式等等功能,微信团队也曾经提交过多个方案,但大多数方案又都被张小龙否定了。 

所以,构建这样一个城墙高伫的小程序生态,到底承载的是微信什么样的未来?

微信帝国.png

「如果细微的观察,从 2016 年年初,到 9 月份公开 200 个内测名单,到后面公测再到公开课演讲,你会发现微信对于小程序的口风一直在变化,为什么经过一年小程序才要正式要推出?这显然是一个特别慢的动作,所以我推测微信在这其中的思路是有过演变的。」在有可能学院创始人阿禅看来,微信小程序的目标可能是完善或者替代表现不太完美的服务号。

毫无疑问,2012 年上线的微信订阅号的出现直接催生了内容创业的繁荣,而随后面向企业推出的服务号却没有成功完成连接线下的使命。在这次公开课上张小龙花了大量时间重申微信作为一个高效率「工具」的意义,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定义了小程序在这个工具系统里担任的角色:在线上流量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微信可能期待小程序完成连接物理世界的任务,并且激发更大的商业价值。

张小龙在演讲中还曾经热情的提到一个离我们不算遥远的未来场景:智能手机之后的平台,有可能是眼镜这样的设备,而在眼镜这个系统里,不过年给安装程序,眼镜看到哪里,应用程序就在哪里。比如眼镜看到灯的时候,灯的上方就会出现一个开关,扫到公园门口,就会出现门票系统。「这种程序应该是无处不在,但又可以随时访问。」 

这让人不得不怀疑以线下二维码作为主要入口的小程序生态,很有可能是微信面向下一个操作平台做出的提前准备。程昊推断:「很多人都觉得微信有可能做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但其实也许他们已经在思考下一个智能平台的布局了,如果真的到了那么一天,微信完全可以带着一个已经成熟的小程序生态移植到 VR 或者 AR 眼镜之上。」

如果这看上去是不可逆转的未来,开发者们似乎没什么理由错过这一浪潮。但一个生态的生长和成熟都需要时间,包括程昊、赵九州之内的多个开发者都认为即将在9日正式上线的小程序也许会呈现出「低开高走」的状态,但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却可能会成为一股不容易忽视的力量。

他们更愿意把关键的时间窗口寄希望于半年之内:「估计就在 2017 年,那些潜心研究规则的人会在这个生态里找到自己的位置,甚至像当时订阅号的情况一样,创造出五花八门的商业模式。」

(编辑:王伟  图片来源:网络)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