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车主,百万用户和一场共享经济的实验

摘要

今天,天天用车宣布获得百度领投的数千万美元的融资,在获得融资之际,天天用车如何看待拼车市场,又是如何看待共享经济?

美国作家 杰克·凯鲁亚克 曾经在一部经典作品《在路上》中,描绘了青年作家萨尔拿着 五十元的退伍军人福利金横跨美国大陆的见闻。在精疲力竭的旅途中,他们搭上不同人的顺风车,听司机百无聊赖地讲自己的故事,沉迷酒色,放荡不羁。小说笔下的主人公和形形色色的西部人物也在一次次搭车的过程中呈现出来。

把小说中的情节搬到现实中来总会存在种种顾虑:发生意外怎么办?车被刮蹭谁负责?车费怎么平摊?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身边关于拼车的信息只是活跃在大大小小的论坛里,qq 群上,大家在茫茫的信息流中发现彼此,结成一个拼车小组,出游,上下班……

从去年到现在,一批拼车软件相继进入我们的视线,看上去,拼车只是提供一种出行方式,但其实,围绕着各个平台,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出行之外的新鲜东西。

当车不仅是出行工具

今年 3 月,孟繁亮在自己经常逛的天天用车车主群里得知了另一位车主王女士将要结婚的消息。作为群主的孟繁亮想到可以用车队的形式接亲,于是就召集了其他几位车主帮忙张罗。在 3 月 8 号这天,浩浩荡荡的一百辆车队从北京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出发,开到西四环的婚礼举办地。车主刘旭的绿色福克斯赶巧做了头车,后头跟着宝马,奔驰各类车型。这次迎亲的一百辆车队也被平台上的车主们视为线下规模最大的一次聚会。

2.jpg

和以往单一车型的车友会不同,在天天用车的 12 个车主群里,活跃着来自北京各个地区不同车型的车主。踏青,烧烤,聊天聚会成为爱交友的车主在空余时间以外的另一种社交选择。

「有点像陌陌,它有自己的社交功能和社区。」车主刘旭如此形容手中的拼车软件。

在各个拼车软件上,除了价格,准时等衡量效率的评价之外,社交圈子里还掺杂着各种闲聊话题,比如在嘀嗒拼车的圈子里就会有这样的车主评价:「70 年代初的北京人和70年代末的北京人,聊了一路北京城的变迁。」;「旅途很短,聊得很开心,有机会再拼。」

和基于地理位置的LBS 社交和基于兴趣的社交群所不同的是,围绕着车这个载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充满了随机性。

室内设计师孟繁亮就在一次搭人的过程跟乘客聊工作,抱怨供应商价格的居高不下,结果发现对方竟然是做建材生意的,于是两人便相约一起吃饭。

类似的巧合可能同样在其他专车软件平台上发生,但不同于专车服务的性质,带着平等的理念出现的拼车更容易让彼此产生社交联系。

当市场不仅有单一的玩家

家住北苑家园的李甘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里的三个拼车软件,等待车主接单,哪个软件抢单快就用哪个。

如果说去年,拼车软件还是互联网圈子里大家彼此津津乐道的新玩意儿,那么,到了今年,拼车软件已经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不仅得益于政府对拼车政策的推动,也得益于各个玩家对拼车市场的共同教育。

2014年下半年之前,几乎所有的拼车软件都是多人拼座软件,而到了2014年下半年,拼车软件开始将重点投向一对一搭车领域。

如今,市面上已经有几十家类似的公司,其中对外披露获得较大规模投资的拼车公司有嘀嗒拼车、天天用车、51用车、爱拼车、微微拼车。4 月 10 日,51 用车宣布获得百度 领投的数千万美元的c 轮融资,天天用车也在近日公布了数千万美元的c 轮。加上前不久刚刚进军拼车领域的滴滴快的,拼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在资本的追捧下,地推和补贴也在各个平台上竞相展开,首单免费,评价返现等各种各样拉取新用户,补贴老用户的优惠不断。

这场竞争在业内人士看来并不会持续很久,嘀嗒拼车的 CEO 宋中杰认为,尽管市面上存在各类拼车应用,但到今年年底,只会剩下三家公司。

乍一看,拼车类的软件大体类似,都是通过发布路线,等待车主接单。但在细小的产品设计上,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这背后是创始人对拼车经济的不同思考。

「人性不仅是经济性」

上线天天用车之前,翟光龙考虑过以低端专车的方式来运行这样的搭车应用,彼时,易到用车已经在全国覆盖了 75 个城市,以全新的组织形式把上万名不是员工的司机聚合到平台上,为用户提供用车服务。

而在 计费调整之前,易到用车的价格并不便宜,商务租车还包括“夜间服务费,空驶费,机场服务费”等固定的收费项目,以北上广为例,机场服务费在 50 元左右。

如果以更便宜的价格满足出行需求,会不会吸引更多的用户?

「我们想过,但是不愿意做别人做过的事情,我们是想做共享经济。」

提到共享经济,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 Airbnb。2007年,住在美国旧金山的两位设计师——Brian Chesky与Joe Gebbia 因为付不起房租而困扰。为了赚点外块,两人计划将空置的阁楼出租出去。他们不想再传统的分类网站Craigslist 发冷冰冰的帖子,于是打算自己动手建一个网站。这个起初不被投资人看好的想法在强有力的执行下变为现实,8 年后,这家公司已经积累了 超过 1000万的用户和 200亿的估值。

3_meitu_1.jpg

翟光龙在创业做天天用车的时候,很早就想到了风靡全球的 Airbnb。

「在 Airbnb 上,每个房东都是不缺钱的,他们的年收入可能都是 10 万美金以上,但在这个平台上,他们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布置房间,跟人聊天,也赚不了太多的钱。」翟光龙认为这种既可以赚钱又可以让人获得乐趣的方式才是 Airbnb 吸引房东的真正原因。

2014 年 9 月,天天用车正式上线,在平台上,每个车主每天只允许接两单,按照经济型,舒适型,豪华型对不同的车进行分类。

车主和乘客双方分别输入自己的上班和下班地址,系统将顺路的乘客推送给顺路的车主,由车主选择接单。

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的考量只是其中的一个维度,更多的是感性的东西。「在以往的商业逻辑中,人性就等于经济性。而在共享经济中,人性不仅仅是经济性,他还包括更多其他的属性包括情感和温度。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弱化经济性。」

一场关于共享经济的实验

「目前的拼车软件市场有两大走向,一类是顺风车,仅仅满足人们上下班的需求,另一类是低端专车,用较低的价格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进来。我们觉得共享经济更容易做一些」

在天天用车的办公楼里,翟光龙如此看待当下的市场状况,办公室外,天天用车的员工已经从 4 月份的 70 多人增长到 150 人,车主数增长到 20 万,用户数也在 3 月份增长到 1 月份的 3 倍。

但天天用车并不是用户数和车主数最多的拼车软件。

在用户端没有办法牢牢绑住的情况下,天天用车想基于车主,把最具有共享精神的人聚合起来,不仅仅做上下班出行,而是去做更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婚车这件事情上,就是车主们在婚车之外的时间上的分享。而这群有着移动支付能力,对新事物有着较快接受能力的车主被看成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1.jpg

在上下班这个固定的场景被更加有信任感,更有分享精神的互联网产品改变后,会不会有一天,当我们像凯鲁亚克笔下的主人公一样,在路边招手,就会开启一段未知的旅途?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