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灰色地带的「虚拟运营商」玩法

摘要

在虚拟运营商的「正规军」尚未出发之际,民间的「游击队」早已玩出了多般花样。

今年 5 月份, 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告》拉开了年内备受关注的虚拟运营商改革的序幕。10月下旬,有消息传出称已有31 家通过了运营商组织的初审,初步获取了虚拟运营商牌照的资质。

虚拟运营商,是指那些没有基础网络而经营电信或者电信的增值业务的厂商。他们利用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设施或产品,将业务细化、个性化,通过业务代理或者分销等方式向用户提供各种电信增值服务。打一个比方,如果腾讯获得了虚拟运营商的资质,那么我们就有可能通过手机拨打别人的 QQ 号来实现通话。

虚拟运营商的核心业务是将基础运营商的通信资源进行转售,虽然法规上刚刚将其明确,但与之类似的产品或服务早已开花结果。在虚拟运营商的「正规军」尚未出发之际,各支「游击队」已经玩出了多般花样。

网络电话

网络电话又称 VOIP 电话,是通过互联网直接拨打对方的固定电话和手机,资费往往只有传统通话费用的 10% 到 20%。

网络电话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硬件电话,它需要一个语音网关,网关一边接到路由器上,另一边接到普通的话机上,然后普通话机即可直接通过网络自由呼出。前些年遍布大街小巷的 IP 电话亭正是借助相对便宜的通话资费颇受青睐。但近几年随着通信资费的下降和手机的普及,IP 电话已经失去了曾经的风光。

另一种网络电话则是软件电话,就是在电脑上下载软件, 然后购买网络电话卡,然后通过耳麦实现和对方进行通话。里面最出名的当属 Skype,不过这种在国外合法的服务到了中国就变成了非法经营,微软不得不和 TOM 公司进行合作以在中国大陆进行发展。

在百度上搜索「免费网络电话」,可以看到阿里通、KC、UUCall、有信等多种产品,在各种下载站、论坛上也不乏它们的身影。它们以免费或者极低自费的噱头吸引了不少用户,但却一直游走在法规的灰色地带。使用网络电话的有两类人居多:经常拨打国内国际长途;另外就是各种电话推销、垃圾短信甚至电话诈骗,因为网络电话显示的并非真实的号码,或者能够通过技术手段显示虚假的号码。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虚拟号码业务在国内一直未被法律认可。

OTT

这个概念随着微信的火爆而被频繁提及。如果说网络电话是将运营商的通信资源进行分销,那么 OTT 则是互联网公司直接越过运营商来发展自己的各种数据服务业务。微信目前还只能发送最长 60 秒的语音信息,而来自日韩的 LINE 则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进行语音通话,如果是在 WiFi 环境下,运营商甚至无法获取通话收入。

虚拟号码

运营商常常会有一部分号码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这些号码可以被批量低价采购。极客公园此前报道过的「网购卫兵」就是利用运营商的固话,再通过自身服务器生成虚拟号码分配给用户使用。中国移动在广东、福建等省份推出的「多号通」服务可以让用户无需更换 SIM 卡就可以绑定一至三个手机副号码,副号码为真实的 11 位数手机号码,在不方便或不愿提供真实号码的场合下,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副号进行通话。

一直与运营商有着紧密合作关系的二六三推出的「第二号码」,则是通过向运营商申请 95040 这一号码作为呼叫中心业务,通过在 95040 后面分配扩展数字来为用户提供虚拟号码服务,用户通过该号码进行通话的资费较低。

虚拟运营商来了又如何?

VirginMobile 是全球第一家 MVNO(移动虚拟运营商),也是目前运营得最成功的 MVNO 之一,美国本土运营商 Sprint 曾有高达 40% 的通信业务都是由 Virgin 转售。因而 Virgin 的成功案例也常被国内所津津乐道,但乐观后面的阴霾却不是轻易就能驱散的:

  1. 民资进入通信领域依然需要经过运营商和工信部双重审核,资质限定严格;

  2. 当虚拟运营商份额增长到「功高盖主」的时候,运营商还能保有几分开放姿态?

  3. 那些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网络电话等业务类型,将如何面对依然未向其开放的合法经营通道,以及实力雄厚的虚拟运营商的挤压?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