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心得】我对轻应用的一些思考

摘要

这是极客公园的产品观察家参加线下活动后个人写的文章,一些对轻应用的探讨和思考。

上周末参加了极客公园组织的第48期活动「更轻的应用·更重的商业」,在场倾听了几位嘉宾针对轻应用当下的发展方向、模式探索和一些自身经验的总结,个人对轻应用有了更好的认知与判断。演讲的内容不再赘述,极客公园的微博有文字直播,这里仅针对个别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和思考。

这是一个由 BAT 三大巨头引领互联网的时代,如会中嘉宾所言,开发者想要创业已经变的越来越难,所以对小型企业或创业团队而言,站队反而更加重要。两个月前,马云成了 UC 的董事或许意味着 UC 选择了阿里,但这并不意味着 UC 失去了自由和自主权,相反从朱挺的演讲来看,UC 正逐渐实现自身的平台化,并不断拓展业务的广度与内容的深度,不断吸引各方合作伙伴与开发者的目光。虽然没有巨头推出新应用时动辄百万的装机量或支付量,但 UC 走在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并正在取得阶段性的胜利。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观点:创业者或开发者一定要保持或尽量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这无论对于刚起步还是发展中的团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也就会失去用户对你的标签,而沦为巨头的牺牲品或单纯的一次性用品。

自从微信升级了支付功能后,百度和阿里的气氛就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我嗅不来这次升级将产生的长久影响,但在体验了微信的支付功能并同时得知支付宝开通了公众账号后,这气味顿时变得有些不伦不类。虽然苹果和三星同为竞争对手,但三星仍然为苹果生产芯片,不过目前苹果在逐渐引入其他合作者参与生产。但我们都知道互联网不同于硬件厂商,局势瞬息万变,淘宝可以屏蔽百度,有没有可能X信屏蔽XX宝?这是我想说的第二点,也是一个问题留给大家思考。

第三点是两位 CEO 带给我的思考,TouchChina 在考虑轻应用的发现方式。如何不通过榜单此类工具将 App 更自然的呈现到用户面前,如何利用搜索或大数据对用户分类,从而实现更有针对性或更高效的服务推送,这是每一个轻应用时代的人都需要思考的。百度提供了搜索入口,阿里提供了大数据量的用户行为分析,腾讯提供了用户好友关系网络,这些用户的第一管道能将多少清泉传递下去是今天讨论打破鱼缸效应,实现不同场景从碎片化向连续化转变的关键。

最后从消费者层面谈谈个人对轻应用的理解吧。今天姜燕北的一个观点非常有前瞻性,那是就在未来,Native App 都会变成轻应用,形式将不再重要,内容决定一切。身为一个重度手机用户,其实我还是比较偏爱 Native App,因为提供的服务可能会更加专注于我所需要的方面,美化也相对做的更加深入,干扰信息可能也会少一些。但此类 App 的打开时间却在不断挑战我的神经,微信和微博的打开时间已经超过了 10s,这对我这类用户而言是不可忍受的时间浪费,所以我考虑,轻应用的“轻”是否也能包含迅捷的含义呢?还有一个大家可能都有的体会,就是下载了一款应用,打开后第一反应就是想立刻关掉,然后卸载,因为它看起来太复杂了,复杂到羞辱了我的智商。这就是一个简洁的问题,我们都听过“少即是多”这句话,但真正能做到的屈指可数,所以“轻”是否也应包含简洁、美观甚至扁平化此类含义,值得做 App 的同学思考。

我听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也在这里谈了很多,但真正的好东西还是做出来的,不论经历坎坷或者曲折,最终都会步入正确的道路,相信轻应用未来也会更加贴近服务的本质,重新定义更优质的应用。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