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jing.fm的收购:消失在寒冷的冬天,或者在春天复苏

摘要

传言中音乐版权和用户量这支即将刮向 jing 的冬风,将促成这次收购,对于 jing 来说这是渡过寒冬的食量还是扼杀其创新的温床?

编者注:jing 即 jing.fm ,其为品牌的最新名称

10 月的北京已经能感觉到冬天的节奏,一阵风来,让人瑟瑟发抖。jing 将被收购的传言已被多方报道,作为一个国内少有的独立创新产品,不知道接下来将会迎来寒冷的冬天还是充满生机的春天。

针对外界的传言,极客公园也想办法通过圈内渠道了解了一些信息:jing 完成 A 轮融资后市场估值将近 7000 万人民币,按目前某些猜测,jing 极有可能以不少于 1 亿人民币的收购价被国内某家具有大量音乐版权和用户数的互联网大咖收购。

jing 作为首个以自然语言输入为特色的音乐电台出现在大众眼前,其出色的交互设计和独创式的碟片播放造型赢得了众多用户的喜爱,而当时这个出色的产品却来自几人组成的小团队,并获得了 2012 年中国互联网创新产品评选中「年度创新新星奖项」。

一年多时间 jing 核心团队已经拓展到了 15 人,参与人员有将近四十人,产品线覆盖了 Web 、iOS 和 Andriod 平台。今年 5月份对 Web 及 iOS 进行了改版并上线 Andriod ,短短几个月时间注册用户数已达到 200 万。这样的成绩虽谈不上惊世骇俗但也可圈可点,为何在这个时间点却传出了被收购的消息?

版权不再是儿戏

年初虾米被阿里招安,随即音乐付费的风声再次传出,虽然国内用户还未看到像苹果这种付费下载的模式,但 QQ 音乐提供绿钻增值服务,豆瓣 FM 为付费用户提供高品质音乐等模式已经悄然出现我们面前,即便是网络爬虫好手百度的下载页面也没有当初那么多盗版链接,或许我们还未察觉,但音乐收费的时代已即将到来。 

版权的正规化无疑是众望所归,其带来的好处无需赘述,然而极客公园了解到这场春风背后却可能暗藏无限杀机。

目前几乎全部的音乐产品都是采用点播式搜歌模式,大家除了在曲库量上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之外,产品特点实际上没有实质性区别。在这种局面下不排除某些巨头公司会通过内容垄断来巩固自己的大佬地位,比如说买断某些当红歌手的版权,当买断版权合同开始生效,该歌手的歌曲就只能在唯一平台上播放,这对其他没有该歌手版权的音乐产品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而 jing 首创的通过自然语言描述模糊寻找音乐的方式却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对版权的依赖,Jing 解决的本质是人们情感上的需求,更注重对曲库里每一首歌曲的准确诠释而不是曲库里有没有海量的歌曲。从这个角度看,Jing 对于现有的各大音乐产品过度依赖内容的这一短板起到了一定的弥补作用。

jing 将面对什么

就像上文所说,jing 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经过加工的特有曲库,jing 通过人工和机器算法给每首歌曲添加了不同标签而这些人工标签的管理者毕业于音乐专业,这样被赋予了 jing 基因的曲库并非曲库类产品短期内能做到的。 

如果 jing 真被传言中的某家大互联网企业收购,将会面临运营自主还是合并?产品是继续保持独立还将被整合到该公司的产品体系内?等等多重可能性。

  • 猜想一:保持自主运营,产品独立,走收费和高端路线。或许这是帮助 jing 渡过严冬最好的方式,在拥有了版权帮助后,既是防御措施又丰富曲库内容,再者,有大公司的协助,小团队推广的短板也能解决,差异化路线,使其能开始面向愿意付费的高端用户。
  • 猜想二:加入点播功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将面临着产品风格不稳定风险。对 jing 这类电台类产品,点播一直是呼声最高的功能,由于模糊播放和点播在版权收费上有一定的差异,jing 选择了费用较低的前者。当有了强大的靠山后,再加上和收购方产品要有一定融合,可能会放弃对不点播的坚持,少了这层束缚,也就脱离了电台的形态,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后,产品可能变得浮躁。
  • 猜想三:保持半独立,期望能提升收购公司原有产品的档次。请允许我这次富有想象力的猜测,被收购方改进收购方的产品似乎有些不符合常理,除去jing 富有特色的曲库外,其整体的高格调也是重要因素,在越来越多产品开始注重设计和用户体验时,这倒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 猜想四:彻底消失。没有音乐产品的公司收购 jing 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内我们还未看见音乐电台产品的盈利模式。已有音乐产品公司则很有可能将其收缩为播放器中的一个功能,那么 jing 将死在这个冬天,不过倘若如此,收购的价值就不复存在。

我们的用户怎么了 

中国的用户是否能接受高层次的享受?国内正处于浮躁的物质兑现时期,是人们常常的疑问和现状。我们要免费,而且等不急,第一秒没找到想要的结果,则不存在第二秒的耐心,这种时代特征也导致了在国内追求精致反倒不如「屌丝逆袭」受欢迎。

因此,在中国希望基于细分市场找到自己盈利模式,并非简单地寻找小众化领域,转型还是拓展,同样亟待考虑。啪啪利用搏人眼球的方式得到了众人的目光,当好玩的心态逐渐消退,「如何有用」才能留住用户,即使知乎成为了 IT 公知,但同样需要知乎日报来获得社区外用户。

用户的贪婪和随意给创业公司带来了风险,而追随着用户需求的大公司反倒又给这把火添了一捆柴。

买断版权除了对创业公司带来杀伤性打击外,最大的威胁可能是减少了创新的几率,影响了用户需求。你很难想象 BAT 中哪一家公司能产生内部创新,当各家都已经拥有了点播化的音乐产品后,随着版权趋于完善,包月或者高质量收听付费的模式逐渐被用户接受,商业模式稳定,谁还愿意花时间和风险探索电台类产品的未来?

目前除豆瓣 FM 外,其余例如你听、多乐、美乐时光等音乐电台都没有独自撑起音乐电台产品这杆大旗的能力,长此以往洗牌后的音乐产品市场或许将遗忘「音乐电台」的概念,你的脑袋中滚动的还是反反复复那几首市场上炒作的口水歌。

当然,为了保证差异化竞争,不排除巨头们仍然保留电台功能,但被镶嵌在点播播放器内的电台已然失去了当初的克制,换句话说,电台和音乐点播隶属于两种不同的需求,我们需要在节日当天为亲人点播一首祝福的歌曲,同样希望在周末下午茶时间有一首背景音乐能舒缓工作日带来的疲态。某一单一功能的背后,都是基于平衡需求和产品设计的逻辑。

明年的春天我们在网络上终将看到更多的音乐作品,自己和运营商心中罪恶的石头终于可以悄悄放下,推进互联网音乐的艺人不再是先锋,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在这寒冷的冬天钻进蛹里的 jing 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昏死在这温暖的新家中,要么蜕变成蝶。

图片来自: Kevin Howdeshell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