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解放?基于限制类应用的魔力

摘要

基于限制类的应用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

视频分享类应用 Vine 近日登顶 App Store 免费类应用排行榜首位,而依然火爆的阅后即焚图片分享应用 Snapchat 排名第八,两者之间的应用均为游戏。视频分享类应用在长期被游戏霸占的 App Store 免费榜上登顶十分罕见,而 Snapchat 排名也很靠前,这是否是一个巧合?基于限制类的应用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

何为基于限制类的应用?

所谓基于限制类的应用,按照我的理解来看,是在应用中将一些主要功能对用户进行限制,并不给于用户多而充分的选择,将繁杂的使用过程通过加入一些限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简化,从而形成应用独有的特色。在众多追求“大而全”的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基于限制的应用,这类应用看似功能并不复杂,可供用户选择和调整的选项以及设置也并不丰富,但就是这样一些“限制”用户的应用却非常受欢迎。

在被 Twitter 收购之前,Vine 是纽约的一家由 3 个人组成的初创公司,就是这样小规模的一个公司却给用户带来了无限的创意。Vine 中对用户的最大的限制就在于用户所拍摄的视频时长仅为 6 秒,而拍摄操作也仅仅是手指在屏幕上按下开始录制,抬起手指录制暂停。同时应用也不提供视频滤镜以及背景音乐的添加等操作。就是这样一款简单的应用,今日却登上了 App Store 免费榜的榜首。排除 Twitter 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之外,大量的用户也通过 Vine 的社区分享发布了大量新奇有趣的视频。视频时间虽然受到了限制,创意反而变得更多了,不得不承认 Vine 似乎有着一种魔力。而事实上 Vine 给用户的限制恰到好处,不仅没有影响用户的正常体验,反而利用了受到限制之后用户的心理将创意完全展现出来。

屈居免费榜第八名的 Snapchat 同样对用户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所有拍照之后发送给好友的照片都有一个 1~10 秒的生命周期,一旦超过这个时间,发送的照片便会自动删除。所谓“阅后即焚”的特点就是这样了。虽然无法将收到的图片永久保存,但由于在生命周期结束后就会被删除,各种奇怪、搞笑以及尺度较大私密性比较强的照片变通过 Snapchat 疯狂传播。由于收到了图片无法永久保存这样的限制,用户反而更放心地拍摄一些不愿放在社区或微博中分享的照片通过它进行短时间传播。少了一层心里障碍,分享反而变得更加自然、随性。Snapchat 正是通过“阅后即焚”这样一种限制,达到了消除用户心理障碍的目的,从而收到了众多用户的追捧。

前段时间上线的一款 iOS 平台教育类应用“英语口语精华”是上海的一个创业团队制作的,这个应用的创意正是借鉴了 Snapchat 的“阅后即焚”形式。用户通过这个应用每天只可以学习一定数量的英语口语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数量是受到限制的。前一天学习过的内容在第二天就会被删除,用户只能学习当天的内容,同时每天具体的学习内容是应用根据不同的主题推荐给用户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用户在学习内容选择方面的苦恼。对于英语学习中这种“阅后即焚”的形式,应用开发者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用户每天接受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海量的内容并不会是英语学习达到更好的效果,而精炼出来的每天一定量的学习内容反而会使用户的兴趣和新鲜感可以保持更长的时间。

这种基于限制类的应用还有很多,但基本的思路都是希望通过对用户的使用习惯做出一定的限制,已期达到简化功能实现过程同时激发用户创造力的目的。在各种应用不断追求完整全面的今天,这类限制性的应用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那么这类应用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呢?它们又都抓住了用户的哪些心理因素呢?

限制背后是解放

基于限制类应用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功能方面对用户进行了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虽然看似是剥夺了用户在某些功能方面的选择性,实际上反而解放了之前束缚用户的种种“枷锁”。这类应用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限制,还有更多。

  • 更少的学习时间
  • 获取或发布信息时更小的心理负担
  • 更多的创意

应用“大而全”固然好,但纷繁复杂的功能和各种有针对性的设置选项在无形中已经增加了用户的学习时间,这种学习负担尤其在一些社区分享类应用中体现明显。想象一下如果用户在拍摄一段视频并分享到 Twitter 的过程中还需要先学习如何选择拍摄模式,如何调节拍摄效果,拍摄完成后选择何种滤镜和背景音乐,分享前如何将应用与 Twitter 账号进行链接,这样的学习成本就太高了。一款简洁高效的应用如果无法使用户在短时间内了解应用的使用方法并顺利通过应用实现用户的最终目的,它已经丢失了大量的潜在用户。学习成本的增加是恐怖的,这一点在手机游戏方面体现的尤为突出:如果玩家无法在短时间内了解游戏的规则以及操作,大部分玩家不会选择这款游戏。对应用的一些功能做出一定的限制,减少复杂的学习过程,可以使用户更快地熟悉这款应用的工作方式,从而以最短的学习时间代价开始使用这款应用,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获取或者发布信息时,用户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这种负担有时是潜在的,可能用户自己并不能很清晰地意识到,但它们确实存在。举例来讲,用户在分享图片的时候,通常会根据分享到的社区中包含的好友类型来决定分享图片的类型和尺度,有些图片不便于让某些好友看到。由于各种各样的顾虑,各种心理负担导致我们在仅仅是分享图片这个简单的活动中都无法展现真实的自己。类似的心理负担还有很多,这些心理负担限制了我们的正常社交活动甚至是正常生活。而在应用的设计过程中,刻意给用户添加一些限制,反而会使用户这种心理负担变小,从而还原一个真实的自己。还是以分享图片来举例, Snapchat 的“阅后即焚”设定正是通过限制用户分享图片的生命周期,减轻用户对分享图片的潜在心理压力,以一种最简洁和安全的方式来分享任何类型的图片。这种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反而使用户从各种心理负担中得到解脱,这就是限制的魔力。

限制带来更多的创意这一点在很多应用中都有很明显的体现,Vine 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了限制,少了束缚,也无需思考更多设置方面的东西,在受限的条件下反而会迸发出更多创意的火花。听起来虽然有点难以置信,但是事实上就是这样的。如何充分利用 Vine 给用户提供的6秒时间来拍摄视频?多了限制,也多了创意。

结语

纵观互联网,其实还有很多基于限制类的产品就在我们身边。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在设计思路上是鼓励用户分享照片而非大段的文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用户做出了一定的限制,虽然长按拍照键发送文字的功能已经尽人皆知了,但按照张小龙的说法,朋友圈的初衷并不是要用户去发表大段文字而是以图片为主。甚至再看的更广一些,微博这种形式本来就是对用户的一种限制,限制用户只能发表一定长度的文字内容和图片,而如今微博在国内已经俨然成为了各种信息的起源之地,用户关注程度可见一斑。这些产品都是基于一定的限制而产生的,但它们并没有对用户造成任何困扰,反而给用户带来了更多的东西。或许这就是基于限制类应用的魔力吧!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