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该走出象牙塔了

摘要

互联网时代学术如何改变?众筹作为基金来源、“全民评审”、多样化内容、互联网发表平台也许会催生更开放和自由的学术世界。

1980年, Tim Berners-Lee 供职于 CERN(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时,为了方便研究人员分享和交流学术信息,提出了建立一个基于超文本系统的项目的想法。他因此创建了名为 ENQUIRE 的原型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把大量数据资料按照内容的关联组织起来,以便用户查找资料和相关文件。9年后,以 ENQUIRE 为雏形的万维网( World Wide Web )正式在 CERN 诞生。

现在,万维网已经成为互联网的核心应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彻底颠覆。不过有些讽刺的是,脱胎于学术界的万维网对整个学术生态圈却影响甚微。除了将学术论文电子化后存储到数据库,科学家们还是沿用着古老的流程从事着学术研究。

这些流程包括:科学家首先需要筹集研究经费,这些款项大部分来源于政府拨款或者私人基金。当研究完成,学者会把研究结果写成论文投递至专业的学术期刊,这些论文一般都遵循着严苛单调的格式要求。在经历漫长的同行评审之后,这篇文章才可能正式发表。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共享这些最新的科研成果。只有付费给收录了相应期刊的数据库提供商,人们才有权限查看论文。

可以看到,当下的学术生态主要在这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 经费门槛:僧多肉少,很多研究可能得不到资助;
  • 同行评审:过程冗长,一篇文章从投递到正式发表平均需要6个月到2年不等;
  • 文章内容:单一的文件格式和单调的文章内容;
  • 发行体系:商业出版机构形成垄断,数据库购买费用过高。

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相比,学术生态的变化显然有些缓慢。不过随着 Academia.eduMendeleyPLOS ONE 等新型学者社交网络服务、文献工具、开放期刊的兴起,我们可以展望一下学术生态圈的未来:

众筹作为科研基金来源

随着众筹平台 Kickstarter 的兴起,研究人员能否直接向公众募集科研资金呢?虽然 Kickstarter 上已经完成完成了众多的创新项目,但现在鲜有研究者通过 Kickstarter 筹集科研资金。一方面由于Kickstarter的申请标准是“创意项目”,必须以产品实体的形式产出,这对大多数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科学研究来说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另一方面,科研计划能否吸引大众支持,以及给予支持者何种回馈也是一个难题。

当然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科研资金众筹网站,比如 MicroryzaIAMScientistPetridish  等等。他们都参照了 Kickstarter 模式,研究者在项目页面下介绍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意义,同时列出不同支持金额下的回馈内容。回馈方式主要有实时推送研究进展、感谢信、论文中或者会议上特别致谢,以及赠送一些周边礼品等等。

从这些颇有些理想主义色彩的回馈方式来看,科研资金众筹网站还处于襁褓阶段,甚至仍局限于学者内部圈子,游离于普罗大众之外。但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的开放的网络教育资源将提高普通民众的科学素养,他们将会越来意识到科学与自身生活的联系从而提升对科研的认同,众筹平台因此有希望成为学术经费来源的重要渠道。这样学者们的挑战将是如何深入浅出的向网民们介绍自己的研究,并使他们感同身受,进而直接从网民身上获得资金支持。

基于网络的全民“评审”

Academia.edu 创始人 Richard Price 曾撰文描绘了一种互联网时代的新型评审系统。这套评审系统包括群体评审( Crowd Review )和社会评审( Social Review )两部分。前者基于 Google  、 Google Scholar 和 Pubmed 等搜索引擎,后者主要来源于 Facebook 、 Twitter 、Academia.edu 、Quora 等社会化平台。搜索引擎可以使你的文章被成千上万的人阅读,而社交网络则引来你的同事或好友来审视你的作品。Price相信随着科研平台向网络迁移,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便能取代同行评审的功能。

有人肯定会问,这样的体系如何保证论文的质量?实际上,现存的学术期刊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而几个人的同行评审也无法确保发表的论文都是精品。相反,借助 PageRank 、文章引用数、 Facebook 的分享次数或者 Twitter 的转发次数,我们可以直观的评价一项研究成果的好坏。如果你的文章在搜索引擎的排名越高,在社交网络中被分享得越多,你的论文的价值便越高。也就是说,搜索引擎和社交平台间接提供了评审过滤的功能,从而告别传统的浪费人力、时间和财力的评审体制。

更丰富的文本内容和格式

传统论文都是文本和图片结合的内容形式,这种展现方法显然与互联网时代格格不入。 Price 相信,富媒体( Rich Media )将是未来科研论文的主流。科学者们可以在论文中嵌入视频、添加各种超链接和交互特效,甚至直接和读者互动。阅读论文和学术著作一直需要较高的门槛,甚至对接受专业学术训练的学生来说也是一项大挑战。视频、图片和更多的交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阅读过程的枯燥,比如视频可以直接还原实验过程和研究背景。

PDF 是电子论文的统一格式,但是这种脱逃于传统纸媒的载体还是过于单调和笨拙,比如它会受制于屏幕尺寸。在小屏幕手机上观看 PDF 的体验我想很多人都感同身受。实际上,自适应的网页、跨平台的 App 等更适合承载论文内容,这在多终端设备横行年代显然更具有优势。

互联网直接作为垂直发布平台

PLOS (公共科学图书馆)领导的开放存取( open access )期刊运动对传统的学术期刊体系造成了一定冲击,以其2006年创立的综合学术期刊 PLOS ONE 为例,它的论文数从2006年的137火速飙升到了2010年的6714,而影响因子在2011年也达到了4.092。虽然学界对 PLOS ONE 的看法褒贬不一,但是仍然无法否认它所提倡的开放存取,即免费浏览和下载论文的革命性意义。

但是 PLOS ONE 仍然延续着期刊出版发行的传统,存在同行评审机制,并且依靠审稿费存活。实际上,如果科研众筹平台成熟、搜索算法和数据挖掘不断优化、富文本信息不断增多,未来科学工作者完全在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比如博客日志、社交网络的日记或者问答平台的答案都可以成为一篇学术论文。而读者们也可以轻松获取这些最新的学术成就,不再支付高额的订阅费。

此外,如果依托于互联网作为发布平台,传统的用于积累个人学术权威的期刊影响因子则会逐渐转变为个人的各种网络指标。个人学术主页的 UV 和 PV 、 Twitter 粉丝数、 Facebook 被赞的次数、 StackOverflow 等问答社区的分数、 Academia.edu 社区的影响力都可以用来衡量个人的学术实力。

Price 的 Academia.edu 近日有了新动作,开始加强社区学者的品牌管理,让学者们可以更好的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 Pirce 正一步步实践打造一个开放自由的在线学术圈的梦想。也许在未来,科研的封闭属性在互联网时代会被完全打破。配合开放课程、公共课的教育资源的开放,科研界与民间的隔阂也会逐渐消融,任何人成为科学家的梦想都将变得触手可及。那么那些还呆在象牙塔的科学家们,是不是该现在行动起来,全身心地拥抱互联网呢?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